背景、問題和分析 柑橘產業在三元區農業經濟中占據關鍵地位,是眾多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三元區現有柑橘面積6.5萬畝,占三元區園林水果總面積86.7%,其中早熟蜜桔現有種植面積4.6萬畝,占柑橘類面積70.8%,形成了以西際村、高山村為典型代表的“三明蜜桔”品牌創建核心區。然而,當前產業面臨諸多嚴峻挑戰,如病蟲害肆虐、品牌與市場建設滯后、果園標準化程度低以及龍頭企業缺失等,嚴重制約其可持續發展與效益提升,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一、影響早熟蜜柚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1.早熟蜜橘黃龍病問題 黃龍病是柑橘絕癥,全世界目前尚無藥劑防控,目前是影響三明地區早熟蜜橘產業的最大瓶頸,每年均有大量果樹被砍,基層百姓深受其害。 2.早熟蜜橘病毒病問題 前期我們調查最早明確三明地區早熟蜜橘發生柑橘黃化脈明病毒,且往往與多種病毒混合發生,也是目前影響生產中的重大問題,謝聯輝院士曾專程赴三明果園調研,近年來發現其傳播速度很大。柑橘黃化脈明病毒病也是絕癥,尚無藥劑防治,但由于其不象黃龍病那樣在較短2-3年衰退死亡,主要是影響品質,品種間感抗性也存在差異,通過水肥健康管理,樹體產量影響相對小些,但對于產量可持續發展不同忽視,基層已出現毀園砍伐情況。 3.柑橘慢衰病引起的黃化癥問題 柑橘半穿刺線蟲引起的柑橘慢衰病,在基層中也是十分普遍,一般損失可在20%以上,甚至植株死亡。但由于其隱蔽性強,根系為害,易與黃龍病、缺素或管理不善造成的黃化癥混淆,基層對慢衰病的認識是十分缺乏的。種苗帶線蟲是其主要遠距離傳播途徑,水肥管理不善會加居黃化衰退。但該病害是可防可治,通過正確診治可達到有效防控效果。 4.土壤健康問題是影響早熟蜜橘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 在前期調研過程中,許多基地果農對果園土壤健康與植物理念缺失,無生態與可持續管護意識,長期不規范施用化肥、化學農藥(特別是除草劑),導致土壤酸化問題嚴重,果園土表裸露現象十分普遍。土壤pH小于4.5,土壤表面鹽堿化或青苔現象普遍。土壤酸化導致柑橘根系微生物功群失調,微量元素吸收利用率很低,根系發育不良,抗病能力降低,導致許多基地早熟蜜橘樹勢早衰,產量與質量嚴重下降,對產業可持續發展帶來嚴重影響。 5.具備現代柑橘園建設理念的專業鄉土人才匱乏短板問題 由于三明早蜜橘基地多地處具有發展丘陵山地柑橘種植得天獨厚的優勢,其早熟蜜橘上市基本在國慶、中秋兩節期間成熟,能提早占領市場,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百姓種植積極性高,多年來在采用傳統栽培模式擴大基地種植面積同時,但由于缺少現代柑橘園管理理念,在生態果園建設方面鮮有建設,暴露出早蜜橘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 建 議 1. 建設早熟蜜橘健康種苗基地 防止柑橘黃龍病、病毒病或慢衰病的發生與擴散,最重要的途徑是選用無毒(病)種苗。三明市早熟蜜橘約21萬畝,但目前似尚無一個很規范、具有資質的無毒(病)種苗基地,許多種苗購至外省。建議建立良種繁育基地,通過加強和各科研院校和單位的合作,利用國內成熟的生物工程技術,提升種苗質量,確保產業安全。支持柑桔脫毒苗繁育基地建設,因受用地地類約束,需要政府協調解決柑桔脫毒苗繁育基地大棚設施農業用地。加強技術創新,推廣綠色高產高效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集成示范生草栽培、水肥一體化等技術,減少化學農藥和化肥的使用,推廣防護林、防蟲網、撲殺木虱、砍除病樹、補種無病毒大苗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2.充分發揮“合作社+協會”生產主體作用 三明地區早熟蜜橘健康種苗基地的建設需要投入資金較大,建設投產時間長。因此為解決這個現實問題,要充分發揮“合作社+協會”生產主體作用,加大各地協會與合作社的集體作用,(1)從正規渠道,統一大批量購買健康苗木品種;(2)政府加大對苗木健康生產基地的監管力度,加強苗木的抽檢檢疫,一旦發現柑橘黃龍病和病毒病,及時清除;(3)政府加入投入與宣傳,進一步發揮統防統治工作;在“合作社+協會”生產主體支持下,做好黃龍病病株等砍除工作。 3.加強宣傳與培訓,推廣健身栽培技術和生態果園建設 早熟蜜橘的可持續發展,其最重要原因是缺少百姓缺少現代柑橘生態果園建設理念;通過各政府部門推動,建立“高校—政府—企業—農民”多元主體協作機制,加強農業科技創新、示范推廣和人才培養,引導農戶正確的水肥管理、農藥(除草劑)使用以及生草栽培等生態果園建設技術,助力培育新型農民;通過示范園建設與推廣輻射,進爾培養出一大批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推動早熟蜜橘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本土專業人才。 4.整合品牌資源,重點打造“三明蜜桔”、“三元西際蜜桔”以及“萬壽巖”區域公共品牌。加強柑桔商品化處理中心建設,對柑桔產品進行分級、品牌包裝等商品化處理,提升產品附加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