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近年來,三元區全力探索推進共同富裕實踐路徑,全面推行“135”近鄰黨建機制,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精神,完善志愿服務機制和工作體系,把社區、村作為主陣地、主場景,貼近群眾生活,培育出一批優秀的志愿者隊伍和品牌。為推動志愿服務在助力基層治理、凝聚服務群眾中發揮更大作用,引導更多人主動參加學雷鋒志愿服務,區委社會工作部聯合有關部門及融媒體中心推出一批志愿服務的好經驗、好做法系列報道,以供學習借鑒。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弘揚中醫藥傳統文化,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應用,讓廣大市民在周末休閑之余感受和體驗中醫藥的魅力,在三元區衛生健康局的指導下,三元區“中醫夜市”志愿者服務隊伍應運而生,成功將傳統中醫文化與現代都市生活需求相結合,開創了基層中醫藥志愿服務的新樣板。 構建服務新場景,讓群眾在“家門口”看好病 精準匹配醫療服務與市民休閑時段,服務時間設置至周末晚間,讓中醫藥服務從封閉的醫院、診所延伸至開放、休閑的“夜間集市”中,形成“健康+”復合型消費場景,極大降低民眾接觸、體驗中醫的門檻和心理距離。錯峰提供診療服務,統籌組織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市第一醫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等三甲醫院開展專家義診,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三級醫院醫療資源,同時打造“移動中醫館”,提供推拿、艾灸、拔罐、刮痧等適宜技術服務。截至目前,已開展7期“中醫夜市”活動,共提供健康服務2萬余人次,惠及不同年齡段、職業群體。
三元區“中醫夜市”活動現場
三明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藥學部志愿人員為市民提供免費中藥茶飲
創造文化新體驗,促進中醫藥傳承發展 通過“藥材辨識+茶飲品鑒+技術體驗”立體模式,展示常見中藥材,提供養生茶飲免費品嘗,設置耳穴壓豆、艾灸、推拿等中醫藥適宜技術體驗區,讓原本抽象的中醫“治未病”的理念可觀、可感、可體驗?;鶎俞t療機構得以在非醫療場景下與潛在服務對象面對面交流,展示中醫藥魅力,從而“圈粉”、拓展服務半徑,推進分級診療落實。同時,通過“專家下沉+現場帶教”模式,將理論教學融入實踐場景,構建人才培養閉環,為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注入持續性動能,7期活動累計下沉醫療志愿服務團隊524人次。
三明市名中醫陳國明為群眾答疑解惑
三明市中心血站志愿人員為群眾測血型
打通跨界新鏈路,激活夜經濟新增長點 賦能商圈經濟,選址萬達廣場、騰飛廣場、愛琴海、夏商百貨等核心商圈,通過“健康服務+消費場景”融合模式,帶動周邊餐飲、零售等業態客流量提升。讓名醫專家化身“攤主”,在特定時空內營造醫患之間的互動交流平臺,使中醫藥以更時尚、更親民的姿態走進公眾視野?;顒悠陂g,商圈客流量平均提升30%以上,形成“中醫夜市引流—商圈消費增長”的良性循環。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心血管科段練問診
“中醫夜市”現場人流如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