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0年1月28日,三元縣解放。當時.斗爭形勢十分嚴峻,在我軍強大政治攻勢和軍事出擊下,國民黨散兵游勇和地方土匪有一部分放下武器自動回家,還有一部分選竄到山上隱藏起來,窺測方向,伺機負隅反抗。由于解放軍部隊奉命繼續前進,我們擔負起建立人民政權和消滅殘匪的艱巨任務。 在很短的時間里,三元縣迅速建立了縣、區、鄉三級政權。三元縣設三個區,即梅列、莘口和居陽區;一個鎮,即三元鎮;由部隊轉業干部、南下干部、地方游擊隊干部,革命知識分子和當地積極分子組成。縣委廣泛深入地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成立了農會,建立和擴大縣區武裝和民兵組織,保護新生政權,及時開展剿匪反霸斗爭。 ? 2月初,我和莘口區長黃維泉,通訊員阮希俊帶著偽鄉長蘇飛龍直奔巖前,爭取土匪羅光輝投降,我們寫信宣傳“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立功受獎”的剿匪政策,最后下了通牒,責令羅光輝下山交械投降。他沒有露面,但回話:“人散伙了,槍有幾支,可交槍”。結果交來二、三十支槍,再加上蘇飛龍也交了四、五十支槍,共七、八十支槍。我們雇了三只小木船,把槍裝上。每條小船只能蹲一個人,我們三人各負責一條船,順著山溪順流而下,把槍運抵三元,順利完成收繳部分土匪槍支的任務。 ? 5月份后,盤踞在山上的土匪配合臺灣國民黨反動派叫囂反攻大陸,進行猖狂反撲。我區、鄉政府不斷遭到土匪襲擊和包圍,斗爭異常激烈。居陽區松陽鄉有近百名土匪占領一個土堡,而七、八名區鄉干部在另一個±堡里被圍困二、三天。永安軍分區聞訊后派出一個連,縣大隊的部份戰士也趕來解圍,用追擊炮開了一炮,就擊退了土匪。在莘口,土匪伏擊我部送彈藥的船只,打死一名班長,搶走一批軍用物資。在巖前,有幾個區鄉干部在土堡被土匪包圍,我們帶了一個班的縣武裝前往解圈,把土匪趕跑了。在此期間,居陽區委書記冀金貴,莘口農會主任張如榮,民兵大隊長張樹桃等同志和幾名民兵戰士,遭到土匪伏擊遇難。 ? 面對土匪的瘋狂反撲,縣委采取堅決果斷的措施,狠狠予以打擊。我們充實擴大了縣區武裝,成立了縣獨立二營,接受永安軍分區統一調動和指揮,還成立縣剿匪指揮部,統一指揮區中隊,集中力量打擊頑匪。與此同時,我們發動群眾開展反霸斗爭,減租減息,切斷通匪支匪的禍根,重點打擊罪惡累累的惡霸地主。大快人心,群情激昂。這對徹底消滅土匪起到很大作用。 ? 在縣委領導,廣大群眾的大力支持下,剿匪反霸斗爭取得重大勝利。四、五股約三百多名土匪土崩瓦解,最后只剩下幾個頭頭東藏西躲,在廣大群眾布下了天羅地網,走投無路,有的投降,有的被殲,全部被消滅。 剿匪反霸斗爭的勝利,為1950年底開始的土地改革運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文章源自三元文史資料,略作修改。原作者孫澤林解放初曾任三元縣委常委,宣傳部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