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史實 ? 早在l940年,三元就建立了第一個黨組織——中共三元支部(又稱中共三元臨時支部)。存在于1940年3月至1941年8月這段時間內的中共三元支部,主要任務是:想方設法營救出在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中被捕后囚禁于三元羈押所(俗稱三元集中營)內的一批我黨重要領導干部和八路軍、新四軍抗日將士。圍繞完成這一任務,中共三元支部積極開展統一戰線工作,溝通建立監獄內外的聯系;領導獄中斗爭,組織開展越獄活動;建立秘密地下交通站和接頭戶,護送越獄的同志重返抗日戰場。 誕生于抗日烽火中 ? 1938年,日本帝國主義擴大了侵華戰爭規模,福建沿海戰火紛飛。5月,廈門淪陷,福州告急。8月,國民黨福建省政府遷永安,省黨部遷連城,省綏靖公署遷南平。毗鄰永安的小小三元鎮,涌進了省保安司令部、省行政干部訓練團(原公務人員訓練所)、省軍事干部訓練所、省警官訓練所、省三青團團部等數十家軍政憲警特機構。為了溝通南平、三元與永安之間的交通聯系,搶修了從南平經三元至永安的南永公路,在三元建立了汽車站。 ? 1939年春,福州烏龍江峽南汽車站的章志廉隨職工內遷到達三元,任三元汽車站站長。章志廉同志是浙江省蒼南縣人,曾在蒼南老家參加過浙南紅軍游擊隊活動和黨領導下的農民運動,后在福廈公路沿線交通運輸行業從事地下工運工作。1939年5月,章志廉由南平地下黨交通支部書記吳阿瞳介紹入黨。次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特別交通員、閩江特委職工部部長粘文華到達三元,代表上級黨組織正式批準章志廉為中共正式黨員。粘文華通報了1939年9月發生的周寧縣黃坑事件,在這次事件中,中共福建省委委員、閩東特委書記、新四軍三支隊六團后方留守處秘書長郭文煥(化名郭步青),閩東特委委員郭樹干(化名郭廉)、陳斯克(化名陳波弟)等領導人在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中被捕,后被轉押至國民黨省保安司令部三元羈押所。粘文華部長傳達了省委的指示,要求有組織地沒法營救他們出獄。為此,1940年3月,中共三元支部即在三元汽車站成立,有黨員章志廉、張幼銳、時萌章、高敏4人,由章志廉擔任支部書記。支部直屬中共閩江特委領導,由章志廉與粘文華進行單線聯系。 營救抗日志士 ? 中共三元支部成立后,為支援獄中斗爭和營救獄中同志等作出了積極的努力。章志廉利用汽車班次少、公路交通運輸緊張、別人有求于己和容易接觸到軍警憲特上層人物的有利條件,開展統戰工作,先后結識了三元羈押所主任張達三和一些管理人員,通過這些關系向獄中傳遞食物和情報,有時也以探監為名出入監獄以溝通消息、支援獄中斗爭。 ? 1940年9月,在中共三元支部的領導下,三元羈押所秘密地下黨支部發動難友開展了一場反對監獄克扣伙食的絕食斗爭,迫使監獄當局改善伙食待遇,難友們由兩餐吃稀飯變成一餐吃干飯一餐吃稀飯。 ? 在粘文華同志的指導下,中共三元支部和羈押所秘密地下黨支部密切配合,制定了營救我黨重要領導干部和抗日將士越獄的方案。1940年12月9日深夜,羈押所秘密地下黨支部組織進行了越獄活動,在翻越圍墻時,被敵人哨兵發現,敵人立即開槍包圍。危急時刻,只有被捕的八路軍戰十吳明允(化名吳輝)同志一個人,憑著過硬的軍事素質,迅速越墻脫險,隱蔽在中共三元支部建立的地下接頭戶家中,后來重返了抗日戰場,其他同志越獄未能如愿。 ? 1941年2月,從獄中傳來不幸的消息,中共三元支部要營救的重點對象、中共福建省委委員、閩東特委書記、新四軍三支隊六團后方留守處秘書長郭文煥同志因為身份暴露,受到敵人的殘酷迫害,已在獄中壯烈犧牲。 ?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后,國民黨反動派為加強對全國各地集中營的控制和統一對外名稱,同時進一步迫害各地我共產黨員和抗日愛國人士,組織成立了戰時青年訓導團。在戰時青年訓導團統轄下,全同各地的集中營對外名稱統一為戰時青年訓導團分團或訓導背。1941年5月,國民黨福建省保安處奉命建立了“福建戰時青年訓導營”,營部設于三元的列西,監獄設于三元徐碧村內,將原監禁在三元羈押所和分所內的“政治犯”轉移集中到訓導營囚禁。中共三元支部利用敵人在青年訓導營大搞營建住房和構筑工事強制囚犯勞役時,監視有所放松之機,組織進行越獄活動,營救出我黨重要領導干部、閩東特委委員郭樹干,后來他重返抗日前線,擔任了閩東抗日游擊隊的政委。 虎口脫險奔赴新的戰場 在軍警憲特密布的小小三元城,三元集中營多次發生“政治犯”越獄事件,且越獄后的“政治犯”無一重新被捕,敵人因此懷疑三元城內必定有中共地下黨接應和掩護這些“政治犯”脫險。敵人把懷疑的目標漸漸鎖定在經常出入集中營的章志廉身上,密派暗探跟蹤監視他的行蹤。章志廉同志發現危險后,利用出差機會找到粘文華同志,匯報了身處險境的情況。粘文華即向中共閩江特委報告,閩江特委經過慎重研究后認為,中共三元支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營救出一批我黨重要領導干部和八路軍、新四軍抗日將士,階段性工作任務已完成。日前敵人已對找三元地下黨活動開始懷疑,隨時有將我中共三元支部一網打盡的危險,為了保護黨的地下組織和黨員干部,決定停止中共三元支部的活動,章志廉同志調往他處工作。粘文華同志向章志廉同志傳達了上級黨組縱的決定。1941年8月,中共三元支部停止了活動。隨后,章志廉借故辭去了三元汽車站站長職務,不久被組織上調往南平縣擔任中共南平縣委特派員,繼續從事地下工作。 ? 中共三元支部雖然停止了活動,但中共三元支部播下的革命火種依然燃燒著。原中共三元支部的黨員張幼銳、時萌章、高敏等同志改由中共南平地下黨交通支部領導,利用三元汽車站職工的身份,繼續從事地下工作,為上級黨組織傳送情報,接應、幫助、掩護我黨同志從三元安全過境;三元集中營獄中秘密黨支部繼續組織獄中斗爭,開展越獄活動。直到抗戰勝利后,國共舉行和談,在重慶簽訂《雙十協定》,解散集中營,釋放“政治犯”,至1946年1月前后,獄中的多數“政治犯”才得到釋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