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祿斌口述 陳啟法整理 ? 我家住在中村鄉大焙坑村牛姆崎自然村。我的母親名叫陳福娣,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村婦女,在那艱難困苦的抗日戰爭時期,我母親和個家人一起支援、掩護過抗日游擊隊,救治過受傷的游擊隊員。黨和政府沒有忘記我母親和全家人為革命作出的貢獻,1985年,三元區人民政府確認我家為“五老”人員中的“老接頭戶”,并頒發了“五老”證書,享受政府的補助。 ? 1944年春,抗日戰爭已經露出了勝利的曙光,國民黨頑同派逐漸暴露出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真面目,不斷制造反共軍事磨擦,襲擊八路軍、新四軍后方機關和抗日武裝力量,全國團結抗戰的局面出現新的危機。轉戰于大田、永安、尤溪、沙縣、三元一帶的閩中抗日游擊隊面臨著空前嚴峻的斗爭形勢,閩西北黨組織領導人林大蕃、游擊隊長肖冠槐等經過研究和請示上級黨組織后,確定了“依靠群眾,堅持斗爭,積蓄力量,創造條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行動方針,率領閩中抗日游擊隊約so余人轉移到地處大田、尤溪、沙縣、三元交界處的中村鄉大焙坑村一帶,以大眾山主峰周邊數百平方公里的山區,展開游擊戰。這里號稱“千峰轉不盡,十里萬重山”,樹木遮天蔽日,漫山遍野,山中有洞,洞洞相連,便于部隊隱蔽,保存實力。 ? 閩中抗日游擊隊在大眾山游擊斗爭中,先后發展了我哥哥吳祿星和陳全東、吳福順為接頭戶。有時幾十人的游擊隊隱蔽在大眾山上,就由我哥哥一家和村里其他家煮好飯菜后,悄悄送上山;游擊隊員來的少時,就由我母親煮好飯菜送去。這一切都要避開國民黨杜筠鄉公所的監視,否則全家人就要遭殃,輕則被抓去坐牢,重則被安上“通匪”、“共黨諜報人員”的罪名,被敵人殺害。 ? 大約是1945年5月,在一次游擊戰中,閩中抗日游擊隊被敵軍追殺,蔣榮德、肖文華等3位游擊隊員在戰斗中受傷,由游擊隊負責人林大蕃等護送到大焙坑村隱蔽養傷。住20多天后,其他人都撤走了,只留下肖文華一人不能走,繼續留下養傷。肖文畢腳上受了槍傷,傷勢較為嚴重,腳上被子彈打中后腐爛,無法跟著部隊繼續轉戰。游擊隊與我母親商量,由我一家照顧護理肖文華。我母親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個既光榮又危險的任務。我和母親、哥哥吳祿星與他的妻子,我們一家都來照顧護理肖文華,給他燒飯、采藥、換藥。特別是我母親,照顧護理得非常細心,先足將肖文華背到附近村民燒木炭用的炭窯里藏起來,后來發現炭窯里光線和空氣不好,不利于傷口的愈合,就冒著危險將他轉移到家里養傷。遇到有陌生人進村,就趕緊將他再藏回炭窯里。有時藥用完了,我母親就化妝成乞丐,躲過國民黨兵和眼線的監視,到大田縣內為肖文華買藥。直到1945年底,由于叛徒告密,國民黨兵從大田趕來,將肖文華抓走。幸虧那天我們全家都在山上劈山,沒有在家,國民黨杜筠鄉公所抓不住我們掩護游擊隊員的把柄。但是,敵人對我家起了疑心,布置眼線對我家進行監視,經常把我母親和哥哥叫到鄉公所盤問。在敵人的迫害下,我一家人被迫搬離牛姆崎,到沙縣華口投靠親戚,直到革命勝利后才重新回到牛姆崎。 ? 革命勝利后,當年在我家養過傷的蔣榮德、肖文華都擔任了一定的領導職務。1972年,肖文華返回大焙坑村尋找當年救治他的村民,我母親和全家人救治游擊隊員的事跡才被鄉政府和全村人得知。此后,蔣榮德、肖文華還常常來看望我母親和全家人,他們尊敬地稱呼我母親是“革命的老媽媽”。 (吳祿斌系中村鄉大焙坑村村民、老接頭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