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維泉 ? 1946年下半年,我奉中共閩江工委李繼藩同志之命由南平出發到沙縣、三元一帶準備開辟城市地下黨工作。李繼藩同志是我的直接領導。1947年春,我先到三元縣,這是因為我家于1938年由福州遷居到三元,先到這里比較容易掩蔽工作,也不容易引起敵人的懷疑。我通過在三元縣政府稅務所任財糧會計員的薛仲春和劉煊舟的關系,利用劉煊舟的哥哥劉煊杰任縣政府會計室主任的職權,謀取會計室會計員的公開職務,開始開展地下工作。主要工作是發展黨組織、建立地下秘密交通聯絡站、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和黨在新民主主義時期的政策,對象是一些有進步傾向的革命知識分子。經常組織他們學習的是《社會發展史》、艾思奇的《大眾哲學》及普及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薛仲春、嚴炳康等同志就是我發展的對象,也是經我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的。我建立了幾個地下秘密聯絡點,就有我的家、薛仲春的家、嚴炳康的家,還有一位叫張是良的家,我們常在這里組織學習、傳遞信件消息、護送黨的干部。由于我們活動得比較頻繁,所以1947年7月,引起敵人注意。枉勒令我免職的情況下,我便離開了三元縣轉到沙縣一帶繼續地下黨組織的開辟工作。當時也出于三元縣地下工作已經基本開辟,我離開是避免進一步暴露組織,繼續擴大我的開辟工作范圍。 ? 我通過當時我們爭取對象之一,三元縣汽車站站長何慶齡同志,搭一輛上沙縣的便車到達涌溪,在這里找到個以代課教員為身份開展工作。何慶齡,三十多歲,仍單身一人。何是位很有血氣和有進步傾向的青年。我們相信他能嚴守我行蹤的秘密。他終于不負所望。所以這一個時期敵人終究沒有找到我的下落。我在涌溪任小學代課老師時期,任連(江)、古(田)、羅(源)中心縣委書記的李繼藩同志,因叛徒出賣在古田被敵人逮捕,后來不幸在福州英勇就義,使我們的組織關系斷了。李繼藩同志是一位國民黨官僚家庭出身的革命知識分子典型。他父親在國民黨軍隊中任團長,叔伯李黎洲任國民黨省教育廳廳長。他在大學讀書期間接受了黨的教育,畢業后決然背叛家庭參加革命工作,在工作中表現得英勇果敢、足智多謀、革命意志堅定。他被捕后,他父親、叔伯以及一些在國民黨政府中任要職的親戚都四處奔波,想贖他出獄。國民黨政府堅持要他在自首書上簽字,但他嚴詞拒絕,寧死不屈,直至慘遭屠殺。 ? 李繼藩被捕后,黨組織也一直在尋找我的下落。當時任沙縣中心縣委書記的傅孫煥同志經過多方努力,終于通過沙師學生盧鎮華(非黨員)找到了我,與我接上了組織關系。盧鎮華是三元人,先在三元打聽不到我的下落,然后通過沙縣師范黨的地下支部才最終打聽到了我的消息并找到了我。此后的一段時間,我主要是協同傅孫煥在沙縣、三元以及南平一帶的城鎮開展工作。除了發展組織、建立秘密聯絡站之外,還為堅持在山區開展武裝斗爭的、以林志群同志任司令員的閩西北游擊縱隊輸送人才。許多沙師學生就是我們那時輸送加入游擊隊的。不久,這一帶黨組織進一步壯大起來,各處都建立了我們的聯絡站。尤其是沙縣翁崇周同志家更是我們重要聯絡站之一。我在涌溪發展了胡盛鴻同志,后來由張子謙同志介紹他人黨。這段期間,傅孫煥同志的工作卓有成績,使三元、沙縣,以及沙縣和南平邊地黨的工作打開了局面,很好地支援和配合了閩西北游擊縱隊的武裝斗爭。 ? 1947年底,閩西北游擊縱隊司令員林志群同志因游擊隊經費困難,為籌得一筆款項,與傅孫煥同志一道來到三元縣與我會合,我把他們安排住在張是良同志家里(我地下聯絡站之一)。張是良任縣政府會計員,就宿在國民黨縣政府宿舍里,因此,安排林志群同志在這里居住比較安全。林志群此行原是打算攻打三元巖前稅務所的,因逢年關,稅款較多,在這里能繳獲一筆可觀的錢來作為游擊隊活動經費。后來經過反復研究,認為巖前稅務所固然容易打下來,但部隊老遠拉來容易暴露目標,而且打后又不易撤退,又加上敵人在三元設有重兵,迅速切斷我方退路輕而易舉。因此林志群同志來住了兩天便折回沙縣山區游擊根據地去了。這一方案才予放棄。 ? 1947年底48年初,在冬春之交,我和傅孫煥志接到閩西北地委的通知進山。當時天寒地凍,飄著罕見的小雪。我們先到離沙縣二里地鎮頭的一個自然村。傅孫煥同志擔心三元、沙縣一帶的工作,讓我趕回去領導,想不到竟是我和傅孫煥同志的永訣。他因為城工部事件的牽連而被誤殺的詳情,我是解放后聽唐仙友同志說明才知道的。蒙難的還有傅孫煥同志的妻子和我們輸送到游擊隊的沙師學生,大致十多人。 ? 傅孫煥同志進山后消息斷絕,我們與上級領導的關系又斷了。我當時十分焦急,雖然經過多方努力,卻全都枉然。我們一方而繼續想方設法與組織取得聯系,一方面以我為主繼續堅持開展地下活動。這時期敵人北方戰事吃緊,在南方加緊劉城市的鎮壓。我們在城市里呆不住了,便決定到農村開展武裝斗爭。張子謙同志因在南平暴露身份回到了他的涌溪家鄉,與我們聯系起來。我們決定購槍,張子謙同志從他的地主家庭里搞到一些黃金,胡盛鴻同志也從家里搞到一些黃金,加上薛仲春、嚴炳康等同志從三元送來的一些錢款,總算把購槍款籌齊了。我便與胡盛鴻同志往福州,先住在一位老同學陳長賢家里,他兄弟和妹妹都很支持我們,并加入城工部工作,其妹就是我現在的愛人,但當時還沒有這一層關系。我們通過他們在長樂的一些親戚買到了一批短槍和彈藥。當時參與這種事是要殺頭的,陳長賢和他一家及親戚們都是冒著殺頭的危險來支持我們的。槍運抵福州后,通過張子謙的親戚一位在福州開設紙行的涌溪人老板,將槍偽裝在鐵釘箱坐,釘箱上下層鋪鐵釘以備檢查,而中層夾槍和彈藥。他們是專專門租用民船來運,也安然運抵涌溪。 ? 我在福州見到了馬書貴、馬長光叔侄倆,他們原隨李繼藩同志在連、古、羅一帶打游擊,李繼藩犧牲后失去了組織聯系回到福州。我告訴他倆沙縣三元一帶工作情況后,他倆便對家里聲稱外出求學,就隨我取道南平到達涌溪繼續參加地下革命斗爭。在涌溪我們建立了南、三、沙城市工作委員會我任書記,張子謙任副書記,胡盛鴻、馬書貴、馬長光任委員,并當即決定武裝奪取涌溪鄉公所以造聲勢,然后上山找游擊隊。我們通過張子謙在縣中隊任職的一位內線關系,里應外合一舉打下涌溪鄉公所,繳了十幾桿槍,然后迅速撤離,到達隆興洋。因為我事先知道隆興洋一帶是游擊隊活動頻繁的地區,想迅速找到游擊隊。 ? 在隆興洋,我們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有一個 叫陳子清的特務盯梢上我們。此人對我們情況比較熟悉,我在涌溪任教時彼此相識。此人來隆興洋是為破獲我們案子的,對我們威脅最大,因此決定先除掉這個家伙。我們了解到他常到我們基本群眾家里活動,打探我們的行跡。我們不去驚動他,將計就計,通過這個基本群眾把他誘出來喝酒,然后讓埋伏在酒店兩側的張子謙、馬長光乘他大醉出來時將他勒死。除了這一害之后,一段時期,我們仍未找到游擊隊,二十多人的一支武裝力量也不足以公開活動,所以我們基本上仍是隱蔽活動。 ? 1948年初,我一度回到三元縣,當時嚴炳康同志在莘口山區一所小學任教,教員僅他一人,所以還比較方便和安全。我們在那里翻印一些黨中央的文件和材料,我們翻印毛澤東的《論聯合政府》、《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等,都是由傅孫煥同志的愛人精心轉抄在香煙紙上輾轉而來,然后又精心刻蠟板油印出來的。此后《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材料也印行出來,這些材料在當時敵后還是十分難得的,所以我們都如獲至寶,經常組織學習。 ? 1948年5月間,林志群同志率領閩西北游擊縱隊打富口時,打聽到我們在隆興洋堅持武裝斗爭的消息,派人把我們接到游擊隊。從此我們與組織接上了關系,我們到達閩西北游擊縱隊的時間大概是1948年8月。組織上當時對我們還存有戒心,原因就是城工部問題。他們不讓我們主動工作,委我們以閑職,主要是考驗我們,因為我們許多人都是省委點名該殺的。我當時被委以游擊隊政工組長,馬書貴、馬長光等均在中隊任文化教員。在游擊隊里,我們出色地完成了幾次任務,同游擊隊員一道打了幾場漂亮仗,經受了新的考驗,所以取得了信任。閩西北地委重新發展我們入黨,并取消了對我們的懷疑和戒備。 ? 在城工部問題上,是林志群同志保護了我們幾個南、三、沙城市工作委員會骨干,這是冒著抗拒上級指示危險的,我們感謝他不殺之恩。 ? 1949年我們打了林墩戰役后分作兩路,林志群同志帶領一路到南、古、甌省委機關,我和馬長光同志在這路;另一路由王德標同志帶隊,在當地與武裝精良的敵突擊大隊周旋。我們在省委機關聽到南平解放的消息都很振奮,當即趕到南平與二野大軍會合。不久,在二野一個營的配合下攻下沙縣縣城,繼而在馬長光做策反盧興榮工作后,進入尤溪,建立第二軍分區,林志群同志任司令,我當時任教導隊隊長。此后,我奉命到三元縣準備接應解放三元。 ? 我到三元縣陳大鎮的碧溪村接任了三元游擊支隊隊長,同志中還有鄭成遼同志。先是因為三元星橋偽自衛中隊有幾名武裝人員投誠起義,由我們去做策反工作。后來,我們把策反工作做到縣里去。我們主要孤立的對象是操掌三元兵權的大土匪鄧圣波,他是個頑固不化的反動分子。因此,策反對象主要是三元縣長和國民黨縣黨部書記長。由我分別給書記長羅在林和縣長盧某某寫信,申明政策,闡述形勢,要他們繳槍投降。他們態度暖昧,雖拒絕投降但也來信說不與共產黨為敵。當時書記長和縣長都握有一定兵權,對他們的政策攻勢是有意義的。信由薛仲春和張是良同志送達,我怕他倆出事,讓他們送信后看情況不妙時由洋口仔轉到碧溪游擊隊所在地來。他倆都完成任務后歸來。對警察局的策反工作是派嚴炳康同志去做的,因他曾經在警察局里做過書記員的事。他從警察局里搞來一些槍,也先后爭取了一些人投入我們游擊隊。 ? 我們依靠星橋偽自衛中隊的投誠人員里應外合打下星橋,繳了三十多支槍。土匪鄧圣波聞風而動,出動幾百人央攻碧溪。我們事先得到消息早有準備,敵人來攻未能得逞,不戰而逃。不久得到消息說我父母雙親被鄧圣波部捕去,我當即給鄧掛了電活,他不接由部下接的。我正告他如果繼續與人民為敵,后果不堪設想。我還說:鄧如果敢動我父母親一根毫毛,將打入三元算總帳。鄧終于在人民的壓力下屈服了,釋放了我父母親。 ? 1950年1月,我們游擊隊在第三野戰軍的有力配合下打下了三元縣,建立了縣委和縣人民政府。第一任剮政委(相當于副書記)是王建政;副縣長是吉樂山同志。當時沒有任命政委和縣長,他倆是實際的三元縣的主持工作者,都是南下干部。三元縣解放后,因城工部問題還未平反,左豐美同志找我談話,讓我下地方擔任縣大隊副大隊長。不久我又任縣文教科長兼莘口區區長。此后調明溪縣工作一段,就往龍巖工作。 (作者系中共閩西北游擊縱隊第四支隊——三元游擊支隊隊長,原省商業廳廳長、離休干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