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46年7月,活躍在閩江流域的中共延(南平)、古(古田)、甌(建甌)、中心縣委副書記李繼潘派南平劍津中學學生、中共三元地下黨員黃維泉到南平、沙縣、三元一帶開展地下革命活動。1947年2月,黃維泉(1938年由福州隨父遷居三元)回到了第二故鄉三元縣后,通過民國三元縣政府會計主任劉煊杰的推薦,取得了民國三元縣政府會計之職的公開合法身份,從此便在三民鎮(今城關)、莘口等地設立4處交通聯絡站,宣傳馬列主義和共產黨的宗旨,從而團結了大批進步青年和學生。同年7月,發展了薛忠春加人中國共產黨。而后又發展了嚴炳康、林家釗、張是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0月在城關“飛風殿”(今市皮革廠后山)成立了中共三元支部,由薛忠春任書記,隸屬閩贛邊地委。白色恐怖的三元縣出現了共產黨的組織活動,革命斗爭發展很快,引起了三元統治者的不安和注意。不久,黃維泉的革命活動被敵人發覺。為保存革命力量,便轉移到沙縣涌溪以小學代課教師的身份繼續開展革命活動。此間,延、古、甌中心縣委副書記李繼潘被叛徒出賣追捕殺害,黃維泉革命活動一度失去了與上級組織的聯系。同年12月,在中共沙縣師范支部的聯絡下與城工部派駐沙縣地下黨負責人傅孫煥取得了聯系。從此便在傅孫煥領導下,繼續在南平、沙縣、三元一帶開展 革命斗爭。 ? 1948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派交通員將南平、沙縣區域的城市工作部地下黨的骨干帶去閩贛邊地委開會,到沙縣瑯口時,傅孫煥擔心根據地工作受影響,便決定讓黃維泉返回沙縣領導革命斗爭。3月,黃維泉部署三元的學生林倫榕、鄧在元等粘貼革命傳單,后回沙縣。黃維泉的革命活動與上級黨組織失去了聯系。2月原沙縣地下黨張子謙、胡盛鴻因城工部事件返回故鄉涌溪,為共同的革命目標,他們與黃維泉共商開展武裝斗爭的重大決策。為籌備資金買武器,張子謙、胡盛鴻從家里拿來一些黃金,但款仍不足,黃維泉又帶領張子謙、翁崇周等人到三元,配合三元地下黨襲擊了三元稅務稽征處,獲取了一批銀元和現鈔。為配合三元地下黨革命斗爭的需要,在三民鎮青年路5號開設一間京果雜貨店,作為地下革命活動的秘密聯系點。6月,通過陳長賢聯絡長樂的同學購買武器后返回沙縣,襲擊了涌溪鄉公所,并殺了國民黨潛伏在涌溪的特務陳子清。8月,南平、沙縣、三元的特支委在隆興洋成立(隆興洋為閩西北游擊縱隊革命根據地)。閩西北地委得悉后,沒有執行省委關于處決城工部成員的決定,并加以保護和考察。11月,南平、沙縣、三元特支委6人正式編人閩西北游擊縱隊,屬閩西北地委。這些同志幾經考驗后,重新辦理了入黨手續。 ? 1949年3月,南平、沙縣、三元特支委在青溪地下黨的配合下,領導了青溪鄉丁武裝起義。6月,沙縣解放后,黃維泉奉省第二軍分區司令林志群(原閩西北游擊縱隊司令)之命,到三元縣開展游擊戰。7月,在三元縣碧溪村成立了三元游擊隊。不久,國民黨三元自衛大隊出兵碧溪,包圍三元游擊支隊,企圖消滅這支人民武裝的隊伍。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沙縣部隊,聞訊出兵增援。三元自衛大隊聞風喪膽退回三元。三元游擊支隊在黃維泉的率領下,先后攻克了三元自衛大隊駐星橋自衛中隊隊部和梅列鄉以及明溪的地美、夏陽等地鄉公所,俘虜三元自衛大隊駐星橋自衛中隊隊長蘇汗臣等20余人,繳獲步槍40余支,糧食一船。三元游擊支隊打富濟貧,愛護群眾,隊伍紀律嚴明,深受群眾擁護。三元游擊支隊的武裝力量,由組建時的20余人,先后發展到120余人,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在三元的統治。 ? 1950年1月28日,三元游擊支隊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二十九軍八十七師二六一團二營解放了三元縣。三元人民,從此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入了歷史的新紀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