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1、加強宣傳,增強大眾“電商”意識。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多途徑、多形式地加大對電商的宣傳力度,增強大眾“電商”意識,提高全社會電商應用能力。2、政府引導,加快企業“觸網”步伐。支持商場、超市等傳統流通企業依托原有實體網點的商業資源開展網絡零售業務,實現“線上線下”資源互補;推廣“網上下單、實店消費”的電子商務(020)商業模式應用,推進餐飲、娛樂等網絡消費的發展;鼓勵和引導傳統制造業不斷加大對電子商務的投入,增強產、供、銷協同運作能力,提高市場競爭力;鼓勵有條件的大型交易市場如水果批發市場、糧油批發市場發展電子商務,通過集聚商戶、商品、客戶的資源,培育線上競爭優勢。3、打造典型,引領本土“電商”發展。在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開展電商示范工程建設,努力培育一批省級、國家級示范基地和示范企業。重點支持明海鑫電商平臺;抓緊建設閩光物流園項目;扶持 “趕圩吧”電子商務項目。4、培訓先行,壯大網絡“電商”隊伍。依托協會、電商服務中心做好實訓工作,推進與網絡培訓機構合作,加強“校企合作”,鼓勵三明學院等高校與電商企業建立產學研用合作機制,使人才培育和企業用人需求、主體創業需求充分對接。5、重視基層,擴大農村“電商”普及。農村電商最關鍵是要加快農產品標準化體系建設,扶持龍頭企業建設現代化農業生產基地,實現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管理、品牌化營銷,為高質量的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進入流通領域奠定基礎。6、政策支撐,保障全區“電商”發展。制定出臺促進我區電子商務規范發展的財稅政策、人才政策及配套服務政策,營造良好的電商環境,促使電商業在三元區落地生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