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三明市三元區政協委員 張敏敏 公共廁所是城市基礎設施之一,它的發展與演變伴隨著城市文明前進的步伐。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公共廁所無論在硬件設施和軟件管理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在某種程度上,公廁已成為現代城市文明形象窗口之一。近幾年三元區在公廁文化建設上也改善了許多如:白沙公交站點設置了一排移動式公廁等等。但還存在不足。 一、現狀及分析: 隨著人們生活的日益改善,外出旅游,戶外運動的增加,作為文明城市的三元,公共廁所的建設存在滿足不了出行人員的需要。現實生活中經??梢钥吹椒比A的街道上許久都找不到一個廁所。女廁排起長隊,而男廁還有空余的情況。設計與管理的“人性化水平”還比較低,沒有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 (一)是公共衛生間布局不夠合理。城關繁華地段公廁太少。 (二)是公共衛生間,女性蹲位比例不足。椐世界廁所組織統計,我們每人每天上廁所大概6-8次,女性如廁時間平均70-75秒,男性如廁時間平均30-35秒。另外,女性如廁頻率大概是男性的1.5倍。所以,現實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女廁排起長隊,而男廁還有空余的情況。 (三)是少有第三衛生間。也叫中性衛生間最大的特點就是無性別區分。解決不同性別的家庭成員共同外出,其中一人的行動無法自理或上廁不便的問題如:母親協助小男孩,父親協助小女孩,子女協助異性老人等。 二、建議及措施 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物質文明與建設文明的追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必要提高公共廁所人性化水平。 (一)是合理布局。加大政府投資力度,改善現有公共廁所的硬件和軟件條件、修建新的公共廁所,以及將更多的公共廁所納入政府的直接管理之下。 (二)是修改、完善并細化現有的公共廁所設計標準,增加女性衛生間的蹲位。 (三)是由政府協調確定規劃第三衛生間的建設。旅游景區、公共場所等。 (四)是密切部門協作、落實資金支持政策,確保所需建設資金的到位,并完成相關維護及管理制度的建設。 (五)是定期做民意調查。以便更快更準確地掌握市民在不同時期所具有的不同需求并做出相應的改善措施。 讓“廁所革命”惠及全體市民,從實際出發,以人為本,先滿足百姓最迫切的基本要求,再依情況追求更高的要求。保證各個地方、各種性質的公共廁所都能滿足百姓的需求。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