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仁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產生許多的垃圾,比如剩余飯菜等廚余垃圾,廢紙、塑料、金屬等可回收垃圾,電池、熒光燈、過期藥品等有毒有害垃圾,等等,這些垃圾的體積相對較小,居民放入垃圾桶后由環衛工人統一運走分類處理,處理相對容易。但是,生活當中還會產生廢舊沙發、床墊、桌椅、電器等大件垃圾(廢舊物品),通過走訪小區居民,目前對于大件垃圾(廢舊物品)的處理方式主要有四種:一是送給需要的居民或拾荒者,占比31.5%;二是賣給舊貨市場或收舊物的人,占比32.0%;三是自己拆解,分類處理,占比5.0%;四是偷偷扔到垃圾桶旁、樓梯過道、車庫不顯眼處等,占比31.5%。 可見,這些大件垃圾(廢舊物品)的處理著實困擾著相當一部分居民,隨意丟棄的大件垃圾(廢舊物品)也影響了小區環境,一是這些大件垃圾(廢舊物品)因其體積較大、整體性強、重量大而搬運困難;二是居民不知道這些大件垃圾(廢舊物品)扔哪怎么扔合適;三是隨意丟棄的大件垃圾(廢舊物品)大大增加了小區保潔人員及環衛工人的工作量和處理難度;四是隨意丟棄樓道及消防疏散通道會給消防安全造成隱患;五是自己拆解僅借助錘子、鋸子等工具既費時又費力。 因此,為方便居民處理大件垃圾(廢舊物品),實現舊物再利用,減少污染,節省資源,美化環境,建議如下: 1、逐步建立并完善大件垃圾(廢舊物品)回收、運輸、處理體系。建立大件垃圾(廢舊物品)處理中心,采取電話預約上門收取形式,對于不能再循環利用的大件垃圾,由專業的資源循環企業進行拆解、分類及處理;對于可循環再利用的大件舊物進行消殺處理后進入二手市場。 2、規范舊物交易市場。充分利用已有舊物交易市場,重點規范舊物的消殺處理,確保廢舊物品的衛生安全。 3、加強舊物回收利用宣傳。利用社區公共宣傳欄,及微信和網上等媒體,宣傳隨意丟棄大件垃圾(廢舊物品)的危害,宣傳大件垃圾(廢舊物品)回收渠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