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區人大常委會組成調研組,對我區河道管理工作進行調研,聽取區農業農村局、巖前鎮、莘口鎮、中村鄉、城東鄉關于河道管理工作的情況匯報,深入東牙溪水系連通及綜合整治工程、莘口鎮薯沙溪沙陽村河道治理工程、薯沙溪莘口村安全生態水系工程實地查看河道管理工作開展情況,較全面地了解了該項工作的開展情況,發現存在河道管理執法力量較為薄弱;部分河道“四亂”現象仍然存在;市民河道保護意識有待提高等問題。
為此,三元區人大常委會建議: 一是進一步加強組織保障。政府部門要把河道建設與管理作為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斷增加財政預算、經費投入、執法人員力量,確保河道建設與管理高效有序。政府及各職能部門要依托河長制工作平臺,進一步發揮區檢察院駐河長辦檢察聯絡室及各級河長、河道專管員作用,落實聯動協作、問題處理等工作機制。 二是繼續推進生態河堤建設。繼續推進河堤建設,并將項目建設與城市建設、環境保護、美麗鄉村建設等有機結合,既要注重防洪的安全性,又要突出水生態環境保護、保障水環境的生物多樣性。持續改善水岸生態環境,營造“河清岸綠”的河道環境。 三是不斷加強河道綜合治理。區河長辦要綜合協調城市管理、水利、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交通運輸等部門工作力量,常態化的開展河流“清四亂”工作,不斷加大排查整治力度。各鄉(鎮)要加強對轄區河流及偏遠村莊小溪流域的監管力度,堅決查處四亂問題,落實綜合治理措施,堅決杜絕在河岸邊亂倒垃圾、圍占小溪小河圈養水禽等影響行洪、破壞水質的違法行為發生。 四是廣泛開展保護河道宣傳教育活動。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世界水日”、“法制宣傳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廣泛組織開展《福建省河道保護條例》的宣傳和培訓。要結合普法宣傳,多渠道向社會廣泛開展河道保護宣傳活動,不斷提高全民河道保護意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