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是我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與保障,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就業、大力發展創新型經濟的主體與活力所在。由于受新冠疫情防控和宏觀經濟運行環境影響,近年來小微企業發展形式越來越嚴峻。雖然三元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各級各相關部門認真貫徹實施上級相關扶持政策和指導文件,但是仍然存在如下問題:一是生產要素不足,普遍存在招工難、人員流動性大以及受土地制約難以擴大生產規模的情況;二是企業發展多為單打獨斗,組織化程度低,產業層次參差不齊,難以形成集聚效應;三是銀行融資困難,融資額度難以滿足實際需要;四是優惠政策覆蓋率低、執行難,缺少持續扶持政策;五是對本土企業的關注扶持力度遠不如外來企業。 建議如下: 1、轉變傳統觀念,建立長效扶持機制。各級各部門應改變目前一味求大的招商思想觀念,除了千萬元以上投資的大項目外還應加大對小微企業發展的關注力度,建立小微企業數據庫,利用大數據分析企業運行狀況,及時出臺相應扶持政策,建立完善服務小微企業的社會化服務體系:設立中小微企業扶持基金;建立產業工人培訓機構;建設“園中園”,專門孵化小微企業,確保政策的長效性和穩定性。 2、優化融資市場,提供便捷金融服務。對現有小額貸款行業進行整頓,使其真正發揮服務小微企業的作用;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加大對金融機構信貸方向的指引;鼓勵商業銀行出臺服務小微企業專項金融產品和服務;建立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完善對小微企業資金使用的監督。 3、扶持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集群發展。以園區為單位,通過建立“園中園”,設立產業基地等措施提高小微企業中相似產業的集聚度,同時統籌規劃土地資源,為企業未來的發展與擴張預留空間。對于其中發展較好的龍頭企業,應在政策、資源上給與一定的傾斜,幫助其與行業內大型企業建立起溝通、聯系渠道,推動企業快速成長并形成帶頭示范和輻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