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近年來,隨著我區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城市化建設得到穩步推進,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市區機動車保有量急劇增加,機動車的持續快速增長與城市停車設施建設滯后形成了尖銳的矛盾,導致了市區停車難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影響了市民的生活質量,制約了城市可持續發展。 一、市區停車難現狀 (一)汽車保有量大且持續快速增長。根據媒體公開報道,目前市區機動車保有量約6.68萬輛,每年新增注冊車輛1.8萬輛,平均年增長率27.3%,增長勢頭強勁。 (二)停車位少。停車位與汽車保有量差距較大,嚴重不足。市區各類停車泊位僅約2.4萬個,對比市區機動車保有量約6.68萬輛,停車難題凸顯。若按照國際慣例每輛機動車需1.2個停車泊位(即1輛機動車需1個固定車位和0.2個流動車位)來計算,停車位缺口達到5.62萬個。 (三)公共停車位嚴重不足。近年來,三明市區增長的停車位,主要是專用停車位和智慧泊車,公共停車場建設滯后后于車輛增長,總量遠遠不足。特別是社會車輛過于依賴路內停車,也給三明市區的道路交通和管理增加了不少的困難和壓力。 (四)重點區域停車矛盾尤為突出。列東是三明市區中心地塊,從東新一路到東新四路,包括市委、市政府等市級行政辦公,銀行、賓館、百貨、農貿市場、第一醫院等多重功能,城市功能交織,是公共停車需求集中區,但公共停車場配建嚴重不足,成為停車難的重災區。 (五)老舊住宅小區停車呈無序狀態。因為歷史的原因,老舊住宅小區沒有配建停車位,靠擠占小區內道路、人行道、空地、綠地停放,基本處于無人管理狀態,車輛先到先占,見縫插針,有時還相互堵車,存在擾民、安全隱患等問題。 二、對策建議 (一)切實增強停車專項規劃引領調控作用。嚴格按標準配建公共停車位,保證公共停車位的逐年增長。要重視摩托車和自行車車位的配建工作和配建比例,要體現更加方便、更為人性的布局原則,保證用戶就近、方便停車。 (二)加大停車位配建力度。一是重點抓好公共停車位的配建。公共停車場的建設必須以政府為主導,加大投入,突出重點區域,采取多種方式和投資渠道來解決。二是重點破解老舊住宅小區停車問題。對于道路相對比較寬敞或有空地的住宅小區,可由政府出資對基礎設施進行整體改造,騰出一些空地,作為停車用,統一施劃,由社區統一管理。 (三)創新停車管理體制機制。一是制定公共停車場停車價格形成調控機制??茖W合理利用價格杠桿這一經濟手段調節和規范停車行為。鼓勵采取差別化費率調控停車需求和停車資源,實行從城市中心區向城市外圍由高到低的停車級差價格,強化停車需求調控管理。二是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夜間開放單位停車場,方便周邊辦事人員和居民停車,緩解停車矛盾。 (四)提高停車管理的科技水平。逐步建立全區乃至全市的停車場(位)信息數據系統(庫),將轄區所有車位信息并入智慧泊車,實現資源共享,提高泊車效率,方便統一管理。 (五)開展綜合整治。通過多方面的整治活動,全面改善市區的停車環境。一是開展經常性違章停車專項整治,建議推行城管和交警聯合執法,建立聯動的執法機制,加大執法力度,凈化停車環境;二是開展占道經營專項整治,讓有限的停車位不被占用,緩解停車難;三是開展清理“僵尸車”專項行動。“僵尸車”,不僅影響市容市貌,而且存在自燃自爆的安全隱患,還占用了市區有限的停車資源。建議區政府開展一次專項清理行動,騰出車位,讓其發揮應有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