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隨著兩區合并,新三元區經濟體量更大,發展優勢也更加明顯。在新的形勢下,特別是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區部份民營企業的發展遇到的難點、堵點、痛點,要如何引導民營企業在遇到困難時,企業能更快地步入良性循環和走上健康發展道路,讓企業有更好的發展空間,為三元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三元區企業的現狀和主要問題的分析 1、政府在政策指導方面不夠到位。做為企業來講特別對國家、省、市、區各級的五年規劃(十四五規劃)不甚了解、對新政策和法規、新規范、國家扶持政策等問題解讀滯后。相關部門要及時讓企業來了解三元經濟社會規劃,了解我國的重大發展方向和新的政策方向,讓企業在政府扶持企業政策、新法律法規、新規范等方面有所了解,也不會讓企業在這方面一片空白而吃虧。 2、民營企業自已在生產經營方面的信息過于閉塞。沒有通過市場調研、盲目擴張,對資金統籌意識比較薄弱,對國家宏觀經濟不夠了解,而對企業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從而使企業進入惡性循環不良的發展。 3、區內企業缺乏形成產業鏈的主體意識。以企業現有狀況為例,我區有可持續性和上下游產業鏈循環閉環的企業遠遠落后于沿海和周邊發達城市,這背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我區的企業普遍都存在著各自為陣,沒有統籌意識、抱團做大的意愿,缺乏形成產業鏈的產品的主體意識,從而導致競爭力不夠,還有很多企業的創新力度不夠,使本區企業持續性發展的和做大做強道路上走的艱難。 二、改善區民營企業的發展環境的幾點建議 1 1、企業更多了解區情。政府要加大經濟政策宣講,每年對企業的領導者和法人進行必要的知情明政培訓,特別是對我省、市、區各級政府每年發展規劃(政府工作報告和政策法規、十四五規劃等)進行有效的解讀,下企業知情明政,從而讓企業家感受到政府的關心和愛護,更加了解區情,既讓企業家更加感受到政府的溫暖,讓企業家更加為愛國愛區,也更加了解三元區經濟發展方向和發展重點、為我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2、加大企業幫扶力度。各職能部門在服務企業時要對每家企業進行一個全方位的了解,要知道企業想做什么,想怎么做,企業的發展方向是什么,只有做到真正了解企業,才能扶持企業,才能使一企一策落到實處。由政府牽線搭橋讓有相關聯的企業相互幫扶,在稀土、生物制藥、新能源等產業,在市區內之間的相關企業形成自己的產業鏈條,從而使區內和市內的企業形成相互串聯而對外產生競爭力,使企業逐步壯大。同時,做大做粗做長產業鏈條有助于以商招商。所有企業家是社會中的精英,在各個層面上都有一定的認知度,如何利用企業家的認知度來進行有效的以商招商,這個區政府要考慮的問題,特別招商引商的方式、方法都很多,充分利用這種自有優勢平臺招商對三元區的經濟發展會起到立桿見影的效果。 3、營造新型政商關系,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就是政府公務人員敢于和企業家交朋友,大膽為企業服務。就是要把發展放在第一位,就是做到“清而親”。一是政府公務員要有擔當意識。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只要胸懷一顆為民、正直、發展之心,深入企業、了解企業、真心為企業服務,急企業之所急,解企業之所難,自身行的端正,身正不怕影子斜,是真金就不怕火煉。其次,政商之間提高信任度。政商之間要坦蕩真誠地交往,形成政商之間講真話、說實情、建諍言的局面。第三,企業遵紀守法是前提。企業要潔身自好、遵紀守法,清清白白地做事,堂堂正正地經營,提升企業形象,促進經濟發展,履行社會責任。“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就是進一步深化政商關系,進一步增強政商之間的信任和理解,更好為企業服務,促進三元區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