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公共衛生防疫工作再次被全社會重視,大家對環境衛生給人類健康帶來的影響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更高的要求,科學處理生活垃圾和醫療垃圾問題被相關部門重視再重視,特別是我省仙游疫情爆發期間,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在新冠病人就診醫院和隔離點均有發現因垃圾處理造成疫情傳播的情況,加強生活垃圾和醫療垃圾的處理和回收利用工作勢在必行! 經調查和了解發現以下情況: 1、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回收工作相關部門在積極有力的推進 2、醫療垃圾、廢物的處理工作市級各醫院都在規范進行,基層醫療機構這項工作相對比較薄弱,有些私人診所極不規范 3、未被污染的醫療廢物(如輸液瓶、袋,裝透析液的A、B桶等)回收工作未按規定開展或沒有開展,甚至還有私下傾倒或焚燒的行為 4、相關責任單位未對回收單位的資質進行嚴格的審核和依規備案,未對回收單位的場所場地、作業行為等進行全過程監管,目前還存在由廢品收購企業或人員代收的情況,“跑冒滴漏”現象嚴重,防疫措施沒有,存在極大的公共衛生安全隱患,威脅人民群眾健康和生態環境安全!違背了國家和相關部門的“閉環管理、定點定向、全程追溯”的原則和要求! 鑒于以上情況和現狀,我建議如下: 1、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關于在醫療機構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20】3號)、《福建省衛生計生委、福建省環境保護廳關于加強使用后未被污染輸液瓶(袋)管理的通知》(閩衛醫改【2016】31號)等文件的相關規定執行,認真做好醫療衛生機構使用后未被污染輸液瓶(袋)等物資的回收工作 2、協調市衛計委根據上級文件要求和我市的實際情況出臺我市的相關文件 3、由區衛健局牽頭引入有資質、有能力、有誠信的第三方單位來做好這項工作 4、形成考評、考核、獎懲制度等長效管理機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