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貫徹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將教育發展融入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大盤中,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以教育“十四五”規劃為主軸,推進基礎建設規劃、師資培養規劃、育人成長規劃、均衡發展規劃四個項目群,開啟高品質教育發展新征程。
錨定發展目標,構建系統規劃。三元區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目標,一方面努力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促均衡,另一方面抓癥結、找切口、強改革、尋突破,全區實施“強改革、強基礎、強師資、強質量、強管理”的“五強”戰略,在均衡發展的基礎上,根據三元區教育實際著力推進“五育”融合質量提升工程、“匠心治教”師資隊伍發展、“雙雁陣,雙航線”優質均衡改革、“四全育人”教育服務品質提升四個板塊的項目群建設,全力創造適合區域教育綜合發展的好生態、好機制和好路徑。 優化教育布局,統籌建設規劃。以城市總體規劃為引領,三元區制定了《“十四五”中小學布局專項規劃》,統籌規劃全區學校發展布局;成立了黨委領導下的市、區兩級教育補短板規劃落實領導小組,分步實施、分期建設,形成多部門共同保障,同心同向高效保障規劃建設項目落地。自2019年以來,3年完成滬明小學、貴溪洋中學等22個項目建設,新增學位1.8萬個,進一步優化教育布局,提升教育供給水平。2022年再次爭取到一般債、專項債1.4億元實施學前教育擴容工程和三明八中、洋溪中學等改造提升工程,極大改善了中小學、幼兒園辦學條件。 致力匠心治教,精準培養規劃。一是實施校長領雁計劃。三元區實施校長職級制改革,2022年啟動實施了正職校長職級聘任制度,建立四個層級校長發展體系,逐步配套探索副校級和中層干部按職級聘任,進一步增強學校辦學自主權。不僅如此,三元區針對校長需求推動工作室建設、名校掛職、國培研修等項目實施,提升校長治學、治校水平。二是打造“元師匠心”品牌。三元區全面推進示范性教科研基地建設,健全完善教師分類分層培養、匠心治教正向激勵、城鄉教師交流輪崗、滬明合作協同培養制度,充分發揮名校長、名師、學科帶頭人引領和輻射作用。同時,針對教師成長需求,區教育局搭建跟崗制、導師制、星火營、學科坊等成長平臺,實行教師分類分層培養。 推行六大行動,落實育人規劃。一是推行“三正三有”文明樹人行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爭當“正品正行正成長,有志有為有明天”新時代好少年。二是推行中小幼全科閱讀能力發展行動,進一步培養中小幼全學段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90%的學校通過了市級和區級書香校園建設評估。三是推行綠色質量評價行動,形成科學的中小學學科質量評價方案和學校質量評價方案,實現區域教育教學質量管理科學化、監測標準化,全面提升區域教科研訓、質量監測與評價水平。四是推行藝體教育發展行動,依托三明學院蘇區美育發展學院創建蘇區美育、體育特色學校,推進區內各學校美育、體育工作整體發展。五是推行實踐育人教育行動,建設符合地域特色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在市域范圍內構建三明城市名片主題研學課程體系,與廈門等地形成實踐育人“山海”合作。六是推行傳統文化創新教育行動,三元區積極參與優秀傳統文化課題研究,在全國率先實施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常態化課程。 推進綜合改革,實施均衡規劃。三元區針對總校制改革和信息化兩個優勢,力推“雙雁陣,雙航線”優質均衡發展改革。“雙雁陣”包括:一是以全區范圍為一個單元雁陣,一方面從辦學管理角度形成中小幼三個學段同類型學校發展雁陣,另一方面從學科育人角度形成語數英音體美等14個學科專業發展雁陣。二是在總校制基礎上,以名優學校為龍頭、以分校為基礎,建立包含龍頭校、優質校、薄弱校、新建校、農郊校等5種類型學校的12個組團雁陣。深化“雙航線”信息化建設,即全力推進“數據+平臺+場景”的教育資源建設、應用平臺開發和實景應用建設,實現三元教育城域網萬兆光纜接入校校通和班班通,突破組團雁陣的時空制約、資源差異等問題,提高頭雁領航效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