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多年來,我區高度重視和認識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大意義和艱巨性,創建工作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注重全面抓、抓全域,緊盯問題固強補弱、攻堅克難,創新完善了一系列有效機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從去年全國文明城市實際測評、日常開展巡查督查情況來看,我區在創建工作方面還存在不足和短板。主要體現在: 一是常態長效機制完善亟待加強。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融入日常城市管理與行政執法不夠密切,輕平時基礎性經常性工作落實,重迎檢時搞運動突擊式整治,重申報點主干道,輕社區小區、背街小巷和結合部,沒有樹立全域全時創建理念;迎評迎檢時靠突擊、打疲勞戰,導致干部很疲憊、群眾有怨言,整治效果不夠好、反彈快。 二是城市管理難題治理尚存短板。沿街店面“門前三包”制度落實不夠有力,占道經營、亂排污水、不文明養犬、亂涂亂畫亂掛,部分背街小巷管理不到位、農貿市場周邊環境臟亂差等問題反復回潮,表明城市管理方面還有不少盲區死角和頑疾固癥沒有解決好。 三是信息化技術手段運用不夠順暢。城市運行管理平臺建設水平不均衡,存在頭重腳輕現象,尚未實現全面的互通互聯,各職能部門數據平臺尚未實現整合,街鎮、社區對應的平臺終端應用比較雜亂,綜合管理平臺服務文明創建的應用場景還不夠豐富;大量的城市各類部件信息尚未全面采集、上報、匯總形成數據庫,現有的數據也存在格式標準不一、資源分散等問題,不能做到資源共享,運用信息化手段助力文明城市創建效能提升還不夠有力。 為此建議: 一是進一步完善抓落實促長效的機制。落實“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工作機制要求,把文明創建工作作為區各部門“一把手”工程,履行主體責任。深化“城管考評+文明創建”聯動工作機制,將創建測評指標融入城市管理網格精細化考評,納入常態考評、日常巡查。對發現的問題,列好三項清單:問題清單、整改清單、責任清單,采取下發通報、督辦落實等形式督促整改,突出問題采取區直部門牽頭重點整治形式,提高整治質量。認真對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要求,及時修訂下發創建指導手冊,把測評標準納入干部年度培訓,開展標準體系解讀、考核等,逐項掌握測評內容、材料申報、實地考察、問卷調查、覆蓋點位等方面的內容增減、方式變化、權重比例等情況,培養創建“明白人”,提升業務能力。 二是進一步抓好日常教育管理和嚴格執法。堅持教管一致、教育與執法并重,開展深入廣泛的教育動員和宣傳引導,提升市民文明素養。深化“城市管理+社區網格”,推進“多網融合、多格合一、人進網格”,配齊城市精細化管理網格監督員,大力發揮社區網格員作用,在源頭上及時發現和消除各類城市管理問題。始終盯住關鍵點薄弱點,開展“門前三包”制度落實年活動,常態開展占道經營、亂停亂貼亂掛、亂排放污水、亂扔煙頭垃圾、不文明養犬等不文明行為專項整治,采取掛單銷賬、暗訪、回頭看等措施固化成果,切實整治一片、規范一片,使問題解決始終“動態清零”,嚴防反彈回潮。對突出的違法問題,城管執法部門嚴格依法處罰,并通過媒體對典型問題、違法人員的曝光,形成強有力的震懾作用,促進文明習慣養成。 三是進一步發揮好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功能作用。區里要加強統籌協調,加快城市運行管理平臺建設。采取市場化采集方式,逐步完成全區基礎數據的普查與確權,打通相關職能部門數據壁壘,匯聚城市管理基礎數據,建設綜合性數據庫。重視發揮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作用,利用無人機巡查、網上測評和雪亮工程視頻調取等技術手段,快速發現和糾正重點部位的不文明和違法行為,提高創建效率。積極適應文明城市數據調取測評方式的變化,研發文明創建功能模塊嵌入城市運行平臺,打通平臺數據壁壘,融合各方資源,不斷開發拓展和應用新的場景,為文明創建賦能加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