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將變老。 隨著獨生子女的父母陸續步入老年,越來越多的家庭面臨一對夫婦需贍養4位以上老人的局面。長期以來,我國只有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這兩種養老方式。而如今,在逐步邁入老年化社會的時候,社會養老機構從數量上、質量上還沒有完全跟上現在的養老需求,我們的社會迫切需要引入一個新的養老方式--社區養老。 社區養老是指老人晚上住在家庭里繼續得到家人照顧,白天享受社區養老機構提供的日托、家政、送餐、醫療保健等服務。社區養老最大的好處是讓老人既享有家庭溫暖、又能體會同齡人認同,體會社會的溫情,是一種“多贏”策略。另外,像社區老年大學這樣的機構,還提供“老有所為”的機會,讓老人比有兒女相伴更有價值感。同時,社區養老工作的推進,也為社會就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正因為社區養老有許多優勢,所以特提如下建議供參考: 第一,從行業大方向來說 1.首先,社區養老需要領導充分重視,制定相關政策:如企業為社區養老出贊助費,在稅收政策上給予優惠;社區管理中,將養老工作做為一個考核指標;社區房產開發,改建,跟保障幼兒園用地相同的方式,必須留下社區養老的空間等相關方面的政策要求。 2.開展社區養老情況的專項普查,并把這種普查常態化,讓普查情況為社區養老工作推進提供有力依據。 3.每年財政預算中,給社區養老一定的資金扶持, 4.對社區養老的服務人員進行一定的崗前培訓,把它做為就業工種的一個選項,積極向社會推廣。社區服務人員應含有高學歷人員,而不是僅僅低端的護工,它應含有社區全科醫生、高級護理員、心理咨詢師、高級教師等。同時,社區也可以聘用低齡退休有專長的人員來社區工作,讓他們覺得老有所用。 第二,從具體實施項目來說 1.開展收費的定期檢查身體、上門醫護、清洗衣物、陪同看病、家庭護理等服務。 2.社區根據自有條件辟出活動的空間,含老人活動場所,日間照料室等,同時還應盡力開辦社區食堂,為老人們提供所需要的服務。 3.解決一些居住在無電梯住房老人生活的難題,為老人們提供一個解決的方案,可以將自己的房子租出去,然后租住社區提供的樓房等。 4.在三明市區內專門設立老人購物中心和服務中心;開展老人法律援助、庇護服務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