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食品外賣以經濟、快捷被越來越多的人群所青睞,人們足不出戶即可讓商家送餐上門。目前我區從事外賣食品主要有專業餐飲店附帶網絡外賣、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及“家庭廚房”和“網絡私廚”,網絡上關于訂餐的APP有數十家。雖然餐飲外賣的確能方便大眾生活所需,但相關食品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 一、存在問題 1.由于部分外賣網點的隱蔽性和特殊性,導致職能部門對外賣食品從原材料購買到加工制作的全程監管難度加大,外賣食品的質量良莠不齊。 2.目前,從事食品外賣的除了餐飲店外,還有部分“夜經濟”中擺攤的燒烤、江湖菜以及微店中的個體戶,有些經營者并未按照要求辦理《食品衛生許可證》以及從業人員健康證,存在帶病生產加工食品等衛生安全隱患問題。 3.包裝質量不達標,大多采用的是塑料制品,增加了食品安全隱患,同時這些數量龐大、不可降解的垃圾給垃圾分類及生態環境帶來極大的壓力。 4.外賣食品配送不夠規范,外賣配送員隊伍進入門檻低,人員的素質及配送的過程成為行業的不穩定隱患。 二、意見建議 1.強化日常監管。一是要摸清我區外賣食品行業運營店鋪底數,進行定期巡查、專項排查、線上線下結合檢查的方式進行全覆蓋核查。二是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外賣平臺經營者的經營資格進行審查,提高準入門檻。并將商家的營業執照與食品衛生許可證在外賣平臺上進行公示,做到透明化。三是監管部門要加強對外賣平臺上商家的管理,從餐館餐品的食材來源,從業人員健康證,到經營狀況等多方面進行監察,對監察過程定期進行公示,對不符合規定的商家,及時下架。四是加大訂餐平臺自查力度,定期將自查結果上報到相關監管部門,對違規人員與店鋪進行公示。同時增設公眾號、網絡監督平臺等信息反饋渠道,便于群眾反映問題,維護權益。 2.加強正面宣傳。網絡上關于外賣食品安全的報道層出不窮,關于外賣食品安全的問題屢禁不止,部分不法商家為牟取利益不擇手段,因此建議市場監管局等相關部門加強對外賣行業的正面輿論引導,大力宣傳好的做法和經驗,努力營造網絡訂餐食品安全專項監管的輿論氛圍。鼓勵和引導第三方平臺對入網餐飲單位加工經營過程進行網上實時播出,接受消費者監督,推進入網餐飲單位“陽光廚房”建設和社會共治體系建設。 3.選用環保材料。推廣訂餐平臺使用可降解環保的餐盒,進一步保障餐品的安全質量,減少不必要的餐盒污染。對于使用可降解、低污染環保包裝材料的外賣點進行適當補貼、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并對這些外賣點進行宣傳表彰,提高其社會知曉度。 4.加強食品安全宣傳力度,提升行業經營者安全意識。對行業經營者開展食品安全專項培訓。加大宣傳《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力度,全面提升經營者的食品安全和法律意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