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精神文明,是三明獨特的城市基因。三元區作為三明市主城區,在創城工作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多年來文明城市創建的開展,城區的文明程度和對外形象都有了顯著提升,但在取得成績和榮譽的同時,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 一是長效管理機制欠缺。我們的創建工作,還存在著突擊應付檢查的情況,每逢上級有檢查任務時,基層工作人員往往疲于奔命,創城成果難以鞏固是我們亟需解決的問題。另外,政府資金投入缺口較大,除了近年來新建的小區,轄區大部分社區的基礎設施都比較老舊,公共設施都有老化、破損現象,修理和換新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二是部門配合協調不夠。基層社區承擔了大量創建任務的具體落實工作,但每項任務又涉及了不同的責任單位,往往造成推諉扯皮或資源浪費,“屬地化管理”和“條塊管理”需要進一步協調配合。執法部門對某些不文明行為的監督處罰力度不夠,基層社區在碰到這類違法違規行為時,只能口頭教育,起不到震懾作用,比如“牛皮癬”現象就是因為處罰權限及力度不夠而難以禁絕。此外,大部分老舊小區都沒有物業管理,社區管理難度較大。 三是群眾參與度不高。創建工作最后還是要看人民群眾的支持度、參與度和滿意度。但群眾的參與積極性并不高,部分群眾對創城的認識停留在表面,沒有主動參與激情;部分市民感覺不到創城帶來的便利和益處,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部分市民素質較低,存在陳規陋習不愿改正等問題;志愿者隊伍業余化和老齡化,年輕人積極性不高。 因此,就常態化推進創建工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高位推動創建。區委區政府要將創建工作列入重點工作,做好長期規劃、中期目標、近期計劃,不斷探索形成政府主導、部門推動、群眾參與的長效工作機制,將文明城市創建轉變為常態化、長效化的行動。要繼續將考評機制納入各單位、行業評比考核內容,通過持續推進創城工作年度總結表彰,嚴格獎懲機制。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在資金投入和政策制定上,更多地傾斜市政、交通、老舊小區和基層社區陣地建設,把創建為民理念落實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力求給百姓帶去更多實惠。 二是加強配合協作。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增強統籌協調、聯動協作能力,各牽頭部門敢于擔當、協同單位全力配合,最大程度地使用人力、物力,推動問題最終解決。制定常態化執法計劃,加大聯合執法力度,相關職能單位按照職能和工作需求,及時執法、嚴格執法、文明執法,形成創建工作常抓不懈的合力,在不違反政策法規的情況下,探索下放部分監督執法權力到社區。加大對物業企業的監管力度,可嘗試將物業的管理、監督職能委托給街道,或者直接下放給社區。 三是強化市民主體意識?,F有的宣傳更多地是注重提高知曉率和滿意率,群眾更多地是被動接受,建議要加大對創建主體、創建目的以及創后效益的宣傳。發揮少數人的牽引作用,可建立社區民主協調議事機構,將群眾中較有威望和信譽的人納入其中;建立群眾自治創建隊伍,將有空閑、有熱情的人納入其中。要積極引導人民群眾參與,培養主人翁意識,如探索建立社區事項聽證會制度等,可出臺相關規范化措施和制度,聽證前公示聽證項目材料;聽證后集體研究,積極采納合理建議,并在項目審批前公示聽證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