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關于新建三元區特殊教育學校的建議 提案者:范愛玉 吳昊 施秋麗 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特殊教育對于提升社會的文明程度、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提高特殊需要人群素質、促進國家教育水平提高都有著積極的意義。特殊教育是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教育公平得以實現的標志。一個國家或地區是否真正達到了義務教育的目標,則要看他們的特殊教育是否已經形成體系,多數的殘障人是否接受過義務教育。關愛殘障兒童是全社會的責任,是功德無量的大事,是關乎殘障兒童家庭脫困后不返困的重大舉措。 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辦公室<關于印發縣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估辦法和標準(修訂)的通知>》(閩政教督辦〔2021〕34號)和《三明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關于印發縣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估實施方案的通知》(明政教督委〔2022〕1號)精神規定,人口20萬以上的縣、區需獨立設置一所特殊教育學校。 三元區特殊教育現狀 三元區特殊教育現有兩個辦學點,三明十中天使班和長安小學特教班 (一)三明十中天使班(原梅列區天使班)創辦于2008年9月,擔負著北部區屬殘障適齡兒童的教育教學任務。現有學生16名(其中孤獨癥5名、中重度智力障礙11名),有4名特殊教育學歷教師擔任天使班教育教學任務。學校為天使班配備了專用教室、康復室、特教資源室、多功能組合機能訓練器、為天使班學生提供了優良的學習環境。三明十中天使班本著“為每個小天使提供最適合的教育,讓每個小天使每天都有進步”的辦班宗旨,以“習近平總書記‘三心育人’的殷殷囑托”、“教育生活化”為教育理念。天使班嚴格教育過程管理,采取一體化教育下的層次性教學與個別化教學相結合、個訓與感統訓練、結對幫扶等措施,傾滿腔愛意,助小天使快樂成長。 (二)長安小學特教班現有學生人數16人(二年級4人,四年級3人,六年級3人,七年級1人,八年級3人,九年級2人),初步解決了南部市區部分智力低下兒童上學難的問題。特教班的前身為三明市三元區啟智學校,是創辦于1995年8月,是原三元區編制委員會批準,由教育部門主辦的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原校址在紅印山舊進修學校的一樓的一間教室和一小間辦公室,2007年5月遷至三元區工業中路14號,校園占地面積約763平方米,總建筑面積達560平方米。有兩間教室兩間辦公室(每個教室都安裝了多媒體設備)和5間功能室(圖書室、心理咨詢室、語言訓練室、勞技室、室內運動場)、2019年新建106平方米資源中心配備標準,辦公電腦人手一臺,投資十多萬元購置了言語矯治系統、心理測量評估訓練長統等康復訓練等設備;投資50多萬元學校場地改造、塑膠操場、PU皮走廊建設,并加大校園文化建設,整個校園環境溫馨、優雅。特教班堅持“三個一”的辦學目標即“一個目標”: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德育為首,不斷深入改革。 在區委、區政府的重視下,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三元區南北兩部的特殊教育有了一定的發展,但與特殊教育需求現狀還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殘障兒童自身因素的影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許多困難和障礙,給殘障家庭帶來巨大負擔。 為此,我們建議: 一、辦學選址 根據特殊教育學校建設標準選址要求,學校應選擇地質條件好、環境適宜、交通便利、便于家長接送、便于安全管理、地形開闊平坦,便于教學區、康復區、生活區、運動區、職教區設置的地段。從合理利用和盤活原有資源,開源節流角度和今后城市發展、城區擴容等現實問題,根據目前三元教育現狀和今后特殊教育發展需要,原三元區教師進修學校校址和現長安小學培智班辦學地點及現三明市第四中學荒廢的教師宿舍樓地址全部作為三元區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校址地點比較理想。 二、辦學規模 (一)辦學模式 根據《福建省特殊教育標準化學校評估標準》中B級指標提出,特殊教育學校實行九年一貫制辦學并注重向學前和高中階段延伸的要求,以及寄宿制學校在學生管理、生活自理能力培養、教育康復、職業教育、社會福利保障、完整獨立的特殊教育學校便于向省上爭取資金補助等方面的優勢綜合考慮,辦十二年一貫制寄宿制或午托制學校比較適宜。學生職專教育可以依托市特殊教育學校完成。 (二)學生數預測 三元區兩個培智班目前有在班學生32人,送教學生20人。據區殘聯數據,6-18周智障、精神障礙已辦理殘疾證的殘障兒童有132人,三類殘總人數266人。隨著辦學逐步完善、家長接納程度的提高,預測三元區特殊教育學校在校學生數90人左右,學籍數學生在120人左右。 (三)專任教師、后勤保障員工 1.三元區特殊教育教師現狀 三元區目前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有8人(其中特殊教育專業畢業教師4人,經過特殊教育培訓教師4人,1名教師退休返聘,2名教師2年后退休);據了解,東安小學或東新小學尚有1名特殊教育專業畢業教師未從事特殊教育。 2.辦學初期人員測算 根據《福建省特殊教育標準化學校評估標準》B級指標中師資配備要求:學校按不低于師生比1:3的編制標準配齊配足專任教師,按需配足教輔人員,如康復、醫護、實訓、生管等人員,以及后勤保障人員,如保育、炊事、保安等人員,以及以前期辦學開設5個班50名學生來測算,辦學初期,20名教師、校醫1名、后勤6名、保安2名,可以滿足前期特殊教育辦學需要。 3.教師招聘 除招聘特殊教育專業畢業教師以外,可招聘體育、美術、音樂、心理學、康復學、感覺統合、自閉癥等專業取得教師資格的教師,形成比較完整的教師隊伍結構。 三、教職工編制 以特殊教育學校辦學規模預測和師生比1:3的配備要求為依據,三元區特殊教育學校專業技術人員編制40人、后勤人員6人、校醫1-2人基本能滿足今后特殊教育辦學需求。 四、設施設備 1.若原三元區教師進修學校樓房結構評估在安全的前提下,此棟樓基本可以滿足特殊教育學校教學班、早期語言干預室、言語功能評估與訓練室、語言能力評估與訓練室、認知能力評估與訓練室、感統室、康復室、音樂治療室、資源中心、指導中心、作品室、教師辦公等辦公場所和專用教室設置。 2.現長安小學培智班辦學點及原四中荒廢的教師宿舍樓舊址,用于新建學生宿舍、食堂、室內體育館等場所。 3.現三明十中培智班、長安小學培智班的運動康復器材可基本滿足前期辦學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