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全國文明城市是全國城市品牌中最難獲得、最能體現全市綜合文明水平的城市稱號。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十分關心支持三明老區蘇區發展,曾先后11次深入三明調研指導,對三明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作出5次重要指示。1984年全國“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工作會議就在三明召開,并提出了“全國學三明、三明學全國”的號召,三明作為全國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的發祥地,作為文明城市創建的搖籃,有條件、更有義務做亮文明城市這塊金字招牌。 2023年是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總評年,三元區作為文明城市創建的主戰場,更要緊盯實現“四連冠”目標,堅持“常態+攻堅”推動創城各項工作,確保文明創建常態長效、惠民利民。特別是聚焦農貿市場、文明交通、背街小巷、老舊小區等難點堵點,組織實施文明城市創建補短板項目,推動全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一、存在問題 (一)基礎設施相對落后。部分老舊社區基礎設施老化嚴重,雖不斷投入進行整治,但仍舊存在不同程度的路面破損、墻皮脫落等情況,以及“四防”設施缺失、缺乏物業管理等問題。比如,老舊小區立面改了,公園、公廁建了,但垃圾亂堆,車輛亂停等問題依然層出不窮。 (二)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經營主體的“門前三包”責任落實不夠到位,“街長制”常態化管理意識不強,導致出現占道經營、環境臟亂、堵塞交通等情況發生。比如,市場經營主體復雜,涉及國有、私有、集體所有參雜,無法統一管理;再比如,老舊小區立面改了,公園、公廁建了,但后續管理成了難題,垃圾亂堆,車輛亂停等問題依然層出不窮。 (三)思想重視程度不夠。部分單位部門對于創城主體重視程度不夠,始終覺得還是文明辦、鄉鎮街道的事,沒有準確認識到這是一項全區性的中心工作,主人翁意識不強。同時,還停留在創城搞突擊的認識層面,常態長效上思考不多、措施不夠。 二、意見建議 (一)找難點,提高整改工作精準性。要聚焦頻發、多發問題,點對點集中整改。一是全方位摸排。全面梳理近年來各領域創城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特別是瞄準022年文明城市創建“九大項目”,認真分析研判,針對重點問題壓實部門、人員力量,集中突破、集中攻堅,力爭短期破解,長效維持。二是全隨機抽查。不定期不定點開展抽查檢查,適時委托開展全國文明城市模擬測評并形成問題清單,舉一反三推動各類問題逐步化解。三是全過程督查。建議區委、區政府督查室牽頭,采取“月測評+回頭看”的方式,長期性開展督查通報,形成問題清單臺帳,督促各項創城工作落在平常,問題解決在日常。 (二)治痛點,破解城市老大難問題。要著力解決好城市功能與群眾需求不相匹配問題。一是治市場攤販。建議區屬國有公司,可以對市場內私有攤販進行統一收儲,以便統一管理,更有利于后期整體提升改造。二是治老舊小區。采取線上+線下模式,建立“比曬+約談”制度,定期開展小區管理滿意度測評,特別針對亂停車,亂堆放垃圾等問題進行,對測評滿意率倒數的小區、社區進行專項整治。三是治背街小巷。結合“E三明”出臺背街小巷“隨手拍、隨時治”板塊,發現問題有關街道社區要在半日內辦結,以此發動群眾作為監督員,提高創城工作效率,更加精準及時治理背街小巷臟亂差問題。 (三)梳堵點,深化文明實踐活動。以活動機制為抓手,結合檢查督查的結果運用,破除參與積極性不高的問題。一是星級商鋪減租行動。結合抽查、督查情況,對承租國有企業商鋪的業主進行年度測評,并給予落實“門前三包”良好的商鋪采取減租措施,以此帶動形成經營主體落實主體責任的良好氛圍。二是星級志愿者評優活動。對于參與創城工作包干包片工作落實較好的干部職工,掛鉤年度個人評先評優,激發干部參與創城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星級街長獎勵機制。對于年度督查檢查中表現良好,措施有效,工作創新的街巷包干單位、個人給予專項獎勵,深入基層挖掘典型人物、典型案例,評選“最美街長”等,起到獎勵一批帶動一片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