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以關節炎癥性病變為主,得了類風濕關節炎會出現哪些不舒服的癥狀,三個字:疼、僵、腫,就好比痛風性關節炎,關節有了炎癥,會將軟骨、骨頭等一點點“吃掉”,損害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肉。類風濕關節炎是眾多風濕病中的一種。 剛開始發病的患者,典型的臨床癥狀是早上起床時感覺手指僵硬,活動后僵硬的感覺會有所緩解,可表現為單一關節,也可表現為多個手指小關節,可伴隨有腫脹或不腫脹;病情如果長時間沒有得到控制,會逐漸出現關節變形,嚴重影響生活;再進一步發展,人體各個內臟系統會受到影響,比如:肺間質纖維化、貧血、營養不良、高血壓、腎功能異常等。 二、為什么會得這個??? 中醫西醫各有說法。西醫把患類風濕關節炎的病因歸結為可能與遺傳、感染、性激素、勞累等因素有關;而中醫認為風、寒、濕、燥、火等外邪侵襲人體,而人體正好又處于氣血虧虛或者勞損的狀態下而發病,就是正邪抗爭,邪氣太盛,正氣不足,正氣無力抗邪,就導致了關節問題。
三、類風濕關節炎怎么治療?能治愈嗎? 類風濕關節炎是慢性免疫系統疾病,目前尚無根治的方法,但一般不會致命;類風濕關節炎要到正規醫院風濕免疫科醫治,緩解關節疼痛、延緩病情進展、減少殘疾的發生是能夠做到的。 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一般治療:慢性期適當減輕勞動強度,配合功能鍛煉等恢復關節局部功能,此外要積極戒煙,治療合并癥如感染等。 2. 藥物治療: 西藥主要有抗炎止痛藥(塞來昔布膠囊、依托考昔片、扶他林片)、糖皮質激素(潑尼松片)、傳統的改善類風濕關節炎病情藥物(甲氨蝶呤片、羥氯喹片、來氟米特片等)、生物制劑(益賽普針、阿達木單抗針等),但這些藥物必須在風濕科醫生的指導下選擇用藥。 中醫治療包括中藥及中醫理療:中藥是在辨證論治結合每個人的體質的基礎上開方用藥,中醫辨證類風濕有寒熱之別,如有是寒證反而服用了寒涼藥物,病情就會加重,所以藥店能買到的中成藥并非適合所有患者;中醫理療有針灸、中藥熏洗、中藥塌漬、蠟療等,都是輔助緩解類風濕關節炎的有效的方法;再一就是有人覺得只吃中藥副作用會小一些,但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全面的。首先,單純依靠中藥是不能完全控制病情的,如有只服用中藥,可能會導致病情進展而使關節喪失功能,導致各個系統病變;其次,“是藥三分毒”,沒有任何一種藥物是安安全全的;然而,長期服西藥確實有可能影響胃腸道、肝腎功等,所以更推薦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 四、類風濕關節炎如何自我管理? 1.健康的生活方式:作息要規律,避免熬夜,合理飲食,戒煙、克服緊張焦慮情緒、增強對抗疾病的信心。 2.配合醫生規范治療,定期復查,疾病活動時每月復查一次,穩定后每3月復查一次。 3.選擇合適的鍛煉項目,長期規律鍛煉有助于減輕關節炎的癥狀,一般來說選擇的項目應當可以幫助增強肌肉力量(比如負重運動)和改善心肺功能(比如散步、騎車、游泳等),一般不推薦對關節有高沖擊性的活動,比如跑步。 4.保護關節,注意提拿物品的方式,如提倡雙手拿重物品,上下樓梯時注意保護膝關節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