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俗稱羊癲風,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表現為突然發作,自動終止,反復出現的運動感覺、精神和意識方面的障礙。 根據重要的發作體征和癥狀,國際抗癲癇聯盟(ILAE)2017年將癲癇發作分為局灶性發作、全面性發作和未知起源發作。 那么哪些表現是癲癇發作呢?局灶性發作的表現是身體某一部分或一側肢體不自主抽搐,如眼瞼、口角、手或足趾,肢體也可感覺麻木、針刺、眼前閃光或黑矇、有墜落感等,出現面色蒼白、多汗、瞳孔散大、嘔吐、腹痛等,意識可清醒也可受損。 全面性發作主要表現為意識受損、雙側肌肉僵硬抽搐,出現眼球上翻、嘴巴緊閉、頸部和軀干先彎曲后伸展等,可能咬傷舌頭,尖叫,摔倒,伴呼吸停止,也可出現雙眼發呆,呼之不應。 未知起源發作指缺乏足夠診斷資料而不能區分的發作,也可表現為上述兩種發作的癥狀。 癲癇發作時不僅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長期還會導致記憶力受損、注意力降低、智力下降等。除此以外,對精神方面的危害也是非常明顯的,研究發現:約有17.5%的癲癇患者伴有焦慮和抑郁,遠高于腦卒中(9.9%)。因為癲癇發作的不可預知性,患者恐懼在生活中出現癲癇發作造成的窘迫,可能造成許多癲癇患兒不上學,成年人失去工作或開車的權利,甚至不敢和人交往,拒絕參加社會活動。癲癇持續狀態更是嚴重的神經科急癥,其發生不可預測,會嚴重損傷神經元,并且具有潛在致死性。 懷疑患有癲癇怎么辦 如果出現上面的癥狀或其他不適,并且每次癥狀都一樣,都是突然發生,突然停止,那么就需要引起重視,下次癥狀再出現時,盡量用手機或相機將發作的情況拍攝記錄下來,癥狀緩解或好轉后及時到醫院神經內科就診,進行綜合的評估和檢查。就診時需要告訴醫生每次發作的形式,或者將發作的影像拿給醫生,有助于診斷;醫生評估后,還需要進行腦電圖、神經影像學、生化等輔助檢查,幫助確定病因和診斷。 癲癇雖然不具備自我恢復的能力,但只要治療及時,方法得當,70%的癲癇患者能夠通過藥物治療來得到無發作,減少癲癇對生活和心理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