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慢性病?答:慢性病是指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不是特指的某一種疾病,其特點是起病隱匿,病程較3.73.7長,病因復雜,缺乏確切的傳染性生物病因證據的一組疾病的總稱。 二、如何預防慢性病?答:構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關鍵。第一是要均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第二是生活要規律,繃緊的弦也要適當放松一下,以平常心態處世;第三要適量運動,不妨制定計劃每天抽半個小時鍛煉一下;第四是要戒煙、限酒。 三、常見的慢性病有哪些?答:常見的慢性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腦卒中/腦溢血、冠心病/心肌梗塞)、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以慢性阻塞性疾病最常見)和腫瘤(以肺癌,胃癌,腸癌,胰腺癌,淋巴瘤,白血病等常見)等。 四、慢性病有哪些危害?相關因素有哪些?答:慢性病的危害:(1)臟器損害:主要是造成心、腦、肝、腎的重要器官的損害。(2)生活質量:影響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預期壽命減少。(3)疾病負擔:醫療費用比較高,增加了社會和家庭的經濟壓力。慢性病相關危險因素:吸煙、過量飲酒、身體活動不足和高鹽、高脂等不健康飲食是慢性病發生、發展的主要行為危險因素。 五、引起慢性病的原因有哪些?答: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特別”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引起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包括:1.高強度工作環境,如身體較長時間地處在高負荷狀態或熬夜加班;2.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吸煙、酗酒、暴飲暴食、不吃早餐、不進蔬菜水果等;3.缺乏鍛煉或鍛煉過度:長期不鍛煉或長期過度不科學鍛煉都會造成慢性疾病;4.環境因素:有調查顯示,75%的慢性疾病與環境污染有關,如空氣、水源、室內環境等污染帶來的危害;5.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如結核桿菌、病毒等感染。 六、如何預防慢性病?答:(1)合理膳食:合理膳食是保證健康的基礎。在日常生活中,應遵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議,做到少油、少鹽、低糖、低脂飲食,限制紅肉、酒精、飲料的攝入,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一日三餐中盡可能多地選擇不同的食物種類,避免長期攝取單一或者較少的幾種食物,每天吃到12種以上的食物,每周吃到25種以上的食物。(2)適量運動:身體活動是實現能量平衡和體重控制的基礎。有研究顯示,充足的身體活動不僅有助于保持健康體重,還能增強體質,降低全因死亡風險和心血管疾病、癌癥等慢性病的發生風險,同時也有助于調節心理平衡,緩解抑郁和焦慮等精神問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各年齡段人群每天都應進行充足的身體活動,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每天進行主動身體活動6000步,減少久坐時間。(3)戒煙限酒:預防慢性病,戒煙限酒勢在必行。吸煙對人體有害無益,一根也不能抽!應有意識地遠離吸煙人群,充分認識到吸煙的危害,增加戒煙的決心。飲酒對健康也并無益處,如果飲酒應當限量,成年人一天飲用的酒精量不超過15克,約折合啤酒450毫升,白酒30毫升。兒童青少年、孕婦乳母、慢性病患者不應飲酒。(4)心理健康: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切忌情緒過于激動、疲憊、過勞。進行自我調適,處理好負面情緒,可向親朋好友傾訴,合理的宣泄情緒。當自己不能解決心理問題時,要主動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通過心理醫生的疏導,積極調整心態。(5)充足睡眠:睡眠對改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每天應保證有充足的時間睡眠,養成良好的夜間生活習慣,睡覺前不吃太多東西,也不餓著肚子,不在床上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建議成年人每天有7~8小時的睡眠時間。 七、哪些是慢性病高風險人群?答:慢性病高風險人群為具有以下特征之一者:(1)血壓水平為130-139/85-89mmHg(臨界血壓值);(2)現在吸煙者;(3)空腹血糖在6.1mmol/L-7.0mmol/L之間;(4)血清總膽固醇在5.2mmol/L-6.2mmol/L之間;(5)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