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入整治村集體“三資”管理不規范問題,切實維護村集體和群眾利益,三元區農業農村局從健全完善農村集體資產監管制度和長效機制破局,在已有《三元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三資”管理制度(試行)》的基礎上,新制定下發《三元區村集體專用收款票據管理暫行規定》《三元區進一步推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發展實施方案》和農村集體經濟合同示范文本,推行農村集體財務收支非現金結算工作,以更有力有效舉措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
全面推行村財非現金結算,通過村集體大額收支銀行轉賬、小額收款二維碼繳存、村務卡支付結算等方式,實現全過程軌跡監督。 加大村級財務和村集體經濟合同網上公開力度,進一步通過省鄉村振興(扶貧惠民)資金在線監管平臺村級財務網上公開信息系統、基層小微權力監督平臺,定期公開村集體資產資源、債權債務情況。對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資源發包、租賃合同的要素以及合同履行情況進行網上公開。 落實資產資源“應進必進、陽光交易”,依托福建沙縣農村集體產權交易中心,推動更多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村級項目招投標等進入市場規范交易。6月初,陳大鎮臺溪村進入福建沙縣農村集體產權交易中心,開展木材定產定銷競買交易項目,為村集體增收98.7萬元。 加強業務培訓,重點圍繞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制度、會計制度、《基層小微權力監督平臺公開項目清單》涉及的“三資”公開事項等內容,對農經工作人員、鄉鎮委托代理會計、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和村報賬員等進行培訓。 截至7月初,全區共發現村集體“三資”管理不規范問題151個,完成整改122個,收回拖欠租金25.49萬元。下一步,三元區農業農村局將認真對照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專項整治要求,強化建章立制,加大問題整改,提升“三資”監管水平,有力維護村集體和群眾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