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問題和分析 近年來,為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體育健身需求,市區各大公園、廣場、小區、社區活動中心等場所都安裝了不少公共健身器材,人民群眾健身所需的硬件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為推廣普及全民健身活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公共體育健身器材設施的監管、維護存在不少問題:一是“有人安裝、無人管理”現象普遍存在,公共健身器材大多處于無人管理狀態;二是公共健身器材長期日曬雨淋,生銹脫漆,破損嚴重,出現“殘臂斷腿”情況較多,既存在安全隱患,又影響市容;三是超期使用、不當使用或人為損壞嚴重,健身器材傷人現象時有發生,存在的安全不容忽視。? 建 議 一要完善巡查工作制度。文化體育主管部門要建立健身器材巡查制度,定期開展健身器材安全隱患專項整治活動,全面掌握健身器材安裝管理維護情況,督促責任單位及時維修整改,消除隱患。通過整合園區警衛、保潔人員,設置公益性崗位,從附近居民或健身運動愛好者當中招募志愿者等方式,充實巡邏隊伍力量,并按照各自職能定位,分片區定時或隨時對運動場所和健身器材進行巡邏檢查,發現不合理使用或蓄意破壞場地器材的情況時立即勸阻警示,發現設施損壞及時上報維修。 二要健全管理維護制度。建立健全公共體育設施管理養護制度,細化街道、社區和公園管理處職責,暢通信息直報渠道,完善體育設施損壞處理工作機制,優化維修養護工作流程,提升設施維護效率。強化文旅部門責任,定期對相關責任單位公共體育設施管理維護工作進行指導督查,制定健身設施管護的標準和流程,包括定期檢查、維修、清潔等方面的具體要求。對于破損嚴重不能繼續使用或已到規定使用年限的健身器材要督促責任單位及時拆除報廢,杜絕出現“帶病上崗”“超期服役”現象,確保健身場地、設施安全舒適。 三要加強配套設施建設。針對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類運動自身特點,大力推廣籠式運動場地建設。在人流較大的大型、綜合型運動場所,適當增加垃圾箱和座椅數量,并開辟專門車輛停放區,引導群眾將電動車、摩托車停放在規定區域,避免車輛隨意入場對塑膠場地造成破壞和對正常運動造成妨礙。文化體育主管部門要建立健身器材巡查制度,定期開展健身器材安全隱患專項整治活動,全面掌握健身器材安裝管理維護情況,督促責任單位及時維修整改,消除隱患。對于破損嚴重不能繼續使用或已到規定使用年限的健身器材要督促責任單位及時拆除報廢,杜絕出現“帶病上崗”“超期服役”現象,確保健身場地、設施安全舒適。 四要廣泛宣傳教育引導。堅持“共建、共管、共養、共享”原則,通過在運動場地醒目處設置入場須知、使用須知,加強文明健身宣傳教育,引導群眾增強愛護場地、愛護器材的意識,自覺參與公共體育設施日常管護和監督,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健身設施的管護,通過捐贈、贊助等方式籌集資金,共同促進全民健身事業快速發展。鼓勵公眾對健身設施的管護情況進行監督,設立舉報電話或網絡平臺,及時受理公眾的投訴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