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問題和分析 關于進一步推進我區分級診療工作的建議 為進一步深化三明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7 年,三明市先后組建10個總醫院(緊密型醫聯體),有效整 合轄區醫療資源,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為區域內老百姓 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區域內形成科學合理的就醫秩序, 促進“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分級診療落實落地。 分級診療體系建設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部署,是滿足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需求的治本之策。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要“做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為進一步推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確要求。 目前我區依托三明市第一醫院醫聯體和三明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聯體,分級診療工作已開展多年,取得一定成效。筆者隨機選取三元區醫院(列西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就2023年分級診療工作做了調研:2023年全年,全年分級診療人次,轉出125人次,轉入170人次,其中臨床轉入1人,轉出24人。從數據上可以看出,我區目前分級診療工作尚有不足,轉入轉出人數少,并且慢病管理轉入人次全年170人次,但臨床方面轉入人次僅1人。故進一步推進我區分級診療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建 議 1.依托醫聯體,慢病開藥下轉基層:三甲醫院往高精尖方向發展,慢病管理歸基層,既有利于三甲醫院節約醫療資源發展醫療新技術新項目,又有利于慢病患者就近開藥,方便取藥。建議三甲醫院將便民開藥門診下轉到社區服務中心,鼓勵慢病患者下轉到家門口的社區服務中心取藥。 2.提高診療水平,大專家下沉基層:依托兩家三甲醫院,建議三甲醫院慢病相關醫療專家下沉基層,或者依托家庭簽約工作,組建基層專家團隊,讓下轉到社區服務中心的患者留得住。 3.雙向轉診,加大臨床下轉力度:目前臨床下轉的不足,情況特別提出,建議設立雙向轉診的綠色通道,針對在三甲醫院病情穩定的患者,應能轉盡轉,下轉社區服務中心治療,當病情發生變化時,通過綠色轉診通道迅速上轉。這樣既能節約三甲的醫療資源、節約醫保基金,又能滿足患者的實際就醫需求。 4.打造分級診療示范單位:可針對性的打造一到兩家分級診療示范單位,既可以起到帶動作用,又能提前發現轉診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并針對性的制定解決方案,為更好的帶動全區的分級診療起到領頭羊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