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問題和分析 2024年,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代表,正以驚人的速度蓬勃發展。作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和新興賽道,看好低空經濟的巨大潛力,三明也正積極布局低空經濟新賽道,準備迎風“起飛”:福建省應急管理廳試點項目“三明市無人機空地一體體系項目”開展以來,寧化縣、沙縣區兩地已相繼完成無人機智能機場網格化部署,全市建成34座智能機場;出臺《三明生態新城關于支持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 但高速發展的背后,新產業通常具有技術先進、投資巨大且周期長、風險更高等特點,低水平重復建設帶來的產能過剩會造成更大浪費,此前已有不少教訓。三明發展低空經濟如果不考慮自身資源稟賦,不管是否具備相應發展條件就一哄而上、盲目投資,容易造成重復建設甚至出現爛尾。所以我認為應該對于發展低空經濟有更清晰的認知和更周密的規劃安排。
建 議 首先,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要對低空經濟有更清醒認識。低空經濟是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和高端人才密集型產業。產業發展投資大、周期長、回報慢,高端人才缺口大,同時產業技術和產品更新迭代快,研發、投入往往趕不上變化,需要做好長期準備?;谶@些認識,三明發展低空經濟要找到自身在技術、資本、科研、人才、產業基礎等方面的優勢,密切結合本地基礎條件,找準產業定位,做好長遠規劃,建議成立低空經濟研究課題組,深入研究。 其次,頂層設計要注重統籌規劃布局??偨Y其他新興產業發展經驗,發展低空經濟應堅持“主體集中、區域集聚”原則,突出重點,引導產業向發展基礎好、產能利用充分的地區和主體聚集,構建布局合理、發展有序、運行高效的產業格局,避免“遍地開花”帶來資源浪費和惡性競爭。同時,相關部門應加強與金融機構、投資基金等方面的溝通協調,降低重大項目投資風險,引導地方增強風險意識。 最后,還要統籌發展與安全。有分析認為,隨著低空飛行器數量和航線快速增長,部分低空空域已有些“擁擠”,三明具體空域如何,是否可能存在一定隱患。近年來,無人機安全問題也頻頻引發關注。完善空域管理、飛行審批、配套設施建設、法規標準體系等相關政策,加強安全保障,是因地制宜發展低空經濟的重要前提。 低空經濟尚處于起步階段。提前規劃、優化布局,三明區域發展低空經濟才能真正高飛,加速形成萬億元級產業規模,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