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疾病概述 慢性支氣管炎簡稱慢支,多見于中老年人,患者有反復發作的慢性咳嗽、咳痰史,喘息可常年存在,有加重期。多發生在秋冬寒冷季節,天氣轉暖后則逐漸緩解。 1、臨床表現 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伴或不伴喘息為最突出表現,及反復呼吸道感染。 (1)咳嗽:長期、反復、逐漸加重的咳嗽是本病的突出表現。輕者僅在冬春季節發病,尤以清晨起床前后最明顯,白天咳嗽較少。夏秋季節,咳嗽減輕或消失。 (2)咳痰:一般痰呈白色黏液泡沫狀,晨起較多,常因黏稠而不易咯出。在感染后癥狀加劇,痰多,黏度增加,或呈黃色膿性痰或伴有喘息,偶因劇咳而痰中帶血。 (3)氣喘:當合并呼吸道感染時,由于細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痰液阻塞及支氣管管腔狹窄,可以產生氣喘(喘息)癥狀。臨床上稱之為喘息性支氣管炎;但其發作狀況又不像典型的支氣管哮喘。 (4)反復感染:寒冷季節或氣溫驟變時,容易發生反復的呼吸道感染。 2、臨床診斷標準 慢性反復咳嗽,咳痰伴或不伴喘息每年持續3個月并且連續2年以上,并且能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即可診斷。每年發病不足3個月的有客觀依據(如X線表現、肺功能異常)也可診斷。 慢性氣管炎臨床分期: (1)急性發作期:指在1周內出現膿性或黏液膿性痰,痰量明顯增加,或伴有發熱等炎癥表現。 (2)慢性遷延期:指膿痰已消除,但咳、痰、喘仍頻多,遷延1個月以上者。 (3)臨床緩解期:指經治療后,癥狀基本消失,僅有輕微咳嗽和少量痰液,持續2個月以上者。 02 治療原則 1、急性發作期的治療:治療上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鎮咳為主;伴發喘息時,加用解痙平喘藥物。 2、慢性遷延期與臨床緩解期的治療: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和預防復發為主。 3、藥物治療: ①抗菌治療:抗菌治療療程一般7~10天,反復感染病例可適當延長。嚴重感染時,可選用氨芐西林、環丙沙星、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奈替米星或頭孢菌素類聯合靜脈滴注給藥。 ②袪痰鎮咳藥:可給氨溴索、溴已新、羧甲司坦、氯化銨棕色合劑等均有一定祛痰作用。 注意:慢性支氣管炎除刺激性干咳外,不宜單純采用鎮咳藥物,因痰液不能排出,反而使病情加重。 ③解痙平喘藥:喘息性支氣管炎常選擇解痙平喘藥物,如氨茶堿0.1~0.2g,每日3次口服;特布他林2.5mg,每日2~3次口服。若有可逆性阻塞者應常規應用支氣管舒張劑,如沙丁胺醇氣霧劑、特布他林等吸入治療。 03 藥物治療 抗感染藥: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膠囊、頭孢呋辛酯片、羅紅霉素片、阿奇霉素片、克拉霉素片、諾氟沙星膠囊 祛痰鎮咳藥:白葡奈氏菌片、咳特靈膠囊、氨溴索片、溴己新片、愈美片、愈美甲麻敏糖漿 解痙平喘藥(不良反應大,需醫生處方):氨茶堿、多索茶堿、特布他林、沙丁胺醇 中成藥:化橘紅、橘紅顆粒、杏蘇止咳顆粒、麻杏止咳片、清肺化痰丸、氣管炎丸、咳喘順丸、消炎止咳片、利肺片、補肺丸、蛤蚧定喘丸、固本咳喘片、金咳息膠囊、蟲草清肺膠囊、老年咳喘片、金水寶膠囊 注意: 1、選用祛痰鎮咳藥時,不宜單純采用鎮咳藥物,因痰液不能排出,反而使病情加重。如單純用右美沙芬、噴托維林等。 2、解痙平喘藥由于不良反應較大,故需醫生指導下使用,不能擅自長期或加大劑量使用。 04 聯合用藥搭配 1、急性發作期(發作1周內):咳嗽、痰多、膿痰、氣喘,發熱。 用藥搭配(中西結合原則):抗感染藥+祛痰藥+平喘藥/化痰止咳類中成藥 聯合用藥:鹽酸左氧氟沙星片+頭孢克肟膠囊+咳特靈膠囊+杏蘇止咳顆粒、氣管炎丸(風寒)/蛇膽川貝液急支糖漿(風熱)/小青龍合劑(寒飲)/橘紅顆粒、清肺化痰丸(痰熱)/半夏糖漿、二陳丸(痰濕) 2、慢性遷延期與緩解期(1~2個月以上):咳嗽、有痰、氣喘時有發生,體質偏虛。用藥搭配以中西結合原則,西藥以化痰鎮咳為主,中藥以補益肺、脾、腎兼祛痰止咳的中成藥為主導。 慢性氣管炎遷延期與緩解期常見的癥候有: (1)肺氣虧虛、痰熱壅肺:肺氣虛損,表陽不固,易汗,最易外感,痰色黃,性黏稠,咯痰不爽,面紅身熱,口干,口渴咳喘重,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中醫治法:益氣固表、消肺利痰,宣肺定喘止咳。 可選用的中成藥如:利肺片、玉屏風丸、補肺丸。 聯合用藥:補肺丸/利肺片+白葡奈氏菌片+轉移因子膠囊/蛋白質粉/氨基酸口服液 (2)脾虛痰濕犯肺:咳重濁,痰多色白,氣喘氣短尤甚,胸脘痞悶、嘔惡、神疲納少、脈弦緩,舌淡暗苔白膩。 中醫治法:健脾豁痰,宣肺定喘止咳。 可選用的中成藥如:二陳丸、橘紅顆粒、半夏糖漿、咳喘順丸。 聯合用藥:白葡奈氏菌片/氨溴索片/橘紅顆粒+咳喘順丸 (3)肺腎陰虛:干咳無痰或少痰,口干咽燥,痰黏稠似鹽粒,不易咳出,常動則氣短;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頭暈目眩,腰酸肢軟,舌苔光滑或少苔,舌質紅,脈細數。 辨證:以動則氣短,干咳少痰,口干咽燥,腰酸肢軟,舌質紅,少苔,脈細數為要點。 可選用的中成藥如:蛤蚧定喘丸、蟲草清肺膠囊。 聯合用藥:蜜煉川貝枇杷膏/川貝雪梨膏+蛤蚧定喘丸/蟲草清肺膠囊 (4)脾腎陽虛、痰濕阻肺、腎不納氣:反復咳嗽,食少便溏(大便稀爛),四肢不溫,神疲乏力,胃脘痞滿,腰酸腿軟,喘促不安,動則愈甚,夜尿頻,陽痿早泄,脈沉細無力,舌質淡胖。 中醫治法:健脾益氣、溫腎納氣、宣肺定喘。 可選用的中成藥如:金咳息膠囊、固本咳喘片、老年咳喘片、金水寶膠囊。 聯合用藥:蛤蚧定喘丸/金咳息膠囊+固本咳喘片/老年咳喘片/金水寶膠囊/蛋白質粉/轉移因子膠囊。 05 健康養生與家庭保健 中藥保健方 1、橘紅茶 【材料及用法】橘紅10克、生姜3片、蜂蜜一勺,沸水沖泡,代茶飲。 【功效】化痰止咳,對慢性支氣管炎引起的痰多咳嗽效果甚好。 2、人參蛤蚧蟲草川貝湯 【材料及用法】人參5克、蛤蚧1對、蟲草(或蟲草花)5克、川貝10克、瘦肉50克、生姜3片、蔥少許。 【功效】補益肺腎、納氣平喘,化痰止咳。對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緩解期服用有很好的效果。 家庭保健 1、避免誘因,保持空氣清新,定時開窗通風,室內定期空氣消毒,避免煙霧、粉塵的刺激。吸煙者勸其戒煙。告訴患者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預防慢支的發作。 2、鼓勵患者多喝水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3、年老體弱者要經常協助翻身拍背,幫助排痰。 4、注意個人衛生及口腔衛生,有輕度口腔感染時應及時用鹽水餐后漱口。 5、氧療,在家中備有氧氣有利于緩解癥狀。 6、飲食上選擇高蛋白、高纖維、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冷、油炸、辛辣及導致過敏的食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