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傳芳信,桃李報早春。 在教育部剛剛公布的2024年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三元區光榮登榜,成為全市首個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是在基本均衡基礎上的迭代升級,相比之下,優質均衡更加注重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月21日,三元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鄧慶忠說,從“基本均衡”到“優質均衡”,二字之差,背后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也是山區教育書寫的嶄新篇章。 “教育好了,其他一切才會更好”!這句鏗鏘有力的口號中,三元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的堅定決心可見一斑。 用好優質均衡“指揮棒”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在三元區,教育工作是與全區發展、與共同富裕緊密相連的基石性工作。尤其是行政區劃調整后,面對基礎設施“北強南弱”的狀況,三元區委、區政府更是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將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作為實現共同富裕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黨委和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全力構建完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保障體系。 2021年10月,三明市入選全國12個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成為福建唯一入選的城市。作為主城區的三元,既是這塊“試驗田”的重要部分,更是探索改革的主力軍。 探路,怎么探? 在完成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區創建工作后,一個更加明確的目標擺在大家面前——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 2022年4月,三元區被教育部確定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先行創建區,也是全省首批創建的唯一山區縣。 有了優質均衡這根“指揮棒”,用好先行創建這個抓手,三元區堅定實施“教育強區”戰略,把對教育工作的重視,落實到教育工作優先研究、經費優先保障、規劃優先落實、項目優先實施、需求優先滿足的具體操作層面,堅持以縮小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差距為基礎、以學?;竟卜站然癁楦⒁詢炠|教育資源共享為支撐,向全域優質教育邁進,辦好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 成立區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將教育事業發展列入《三元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印發《區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實施方案》《三元區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三元區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十二項舉措》等綱領性文件……三元區認真落實黨政領導抓教育“六個一”工作機制,統籌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區、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實驗區、省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建設任務,堅定不移實施“強師資、強質量、強改革、強聚能、強基礎”教育強區“五強”戰略。 黨以重教為先,政以興教為本。僅過去兩年時間里,三元區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開展有關教育的調研、專題會、座談會等,就達90余場次。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三元區認真對照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創建指標要求,以促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為基本方向,強化政府主導、攻堅難點弱項、促進優質均衡,大力推動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2023年,三元區以優秀等次通過省、市對區教育“兩項督導”評估。 2024年11月,三元區作為福建省縣(區)代表,接受教育部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調研,調研組對三元區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教育部教育督導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調研座談會 交出山區教育“優等卷” “孩子不僅在家門口‘有學上’,而且真的做到了‘上好學’?!奔易∪f達片區的張靈紅,是一名四年級女生的家長。她說,孩子剛入學時,家人還有些擔心貴溪洋小學這所新建校在師資和辦學實力上有差距。短短三四年,這所新建校早已經用扎實的辦學成效,讓家長們踏實放心了。 春天里的貴溪洋小學,4年前種下的樹苗變得郁郁蔥蔥。鮮艷的紅旗在一片綠意中飄揚,傳遞著無限的希望。這所占地60畝的小學,是市區教育補短板應急建設項目之一。 行政區劃調整以來,三元區累計投入17.4億元,新改擴建30所“起點高、規格優、功能齊”的花園式學校,新增學位15210個。 確保“兩個只增不減”,三元區一直把教育優先發展的理念體現在行動上。 財政、編制、人社等部門通力合作、優先保障教育發展“人、財、物”需求。2020年至2024年,三元區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全區普通初中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普通小學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支出均實現穩步增長目標。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內容,包含了資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質量、社會認可度四個方面31項指標。 對標對表,從“補齊短板”到“同步優配”,三元區久久為功,一直在努力。 根據《三元區“十四五”中小學布局專項規劃》,全區以城市總體規劃為引領,統籌規劃學校發展布局,實行義務教育用地儲備制度,把教育規劃轉化為年度計劃,分步實施、分期建設,逐步建成廣覆蓋、?;尽⒂匈|量的教育公共服務網絡。 在學位供給不斷充實的同時,教學設施設備資源配置也不斷完善。 2021年以來,三元區投入3624萬元用于學校運動場、功能室改造,投入519萬元用于現代教學裝備和教學儀器等配置,滿足開齊開足課程需要,校際均衡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在硬件更新的同時,軟件提升同樣重要。三元區實行緊缺學科教師專項招聘和師范生學費代償制度,4年累計補充新任教師650人;完善政策體系,突出“優教優酬、多教多酬”,出臺基礎教育“1+N”正向激勵機制,2020年至2023年發放“1+N”正向激勵資金3293.32萬元,有力提升教師隊伍建設水平。 開闊山區講臺“新視野” “每一次學習與培訓,都讓我收獲良多?!比靼酥薪處熽惡槭侨獏^實施的“元師匠心”分層培養的首批對象,同時也是區名師和市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三元區下好教師隊伍建設先手棋,采取重點引才、嫁接培養、系統研修、多崗淬煉等措施,著眼于“思想立教、情懷愛教、匠心治教”三大名師成長要素,實施“四大行動”全力推進“元師匠心”品牌建設。 作為“元師匠心”計劃的培養人員,陳洪先后到上海參加了滬明交流活動,到長沙參加德育管理培訓?!暗侥切┟嵉厝プ咭蛔撸c那些名師面對面談一談,會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的魅力?!薄白叱鋈ァ钡慕洑v,讓陳洪受益頗多。 搶抓滬明對口合作契機,三元區與上海楊浦區簽訂教育對口合作協議,推動4個總校共同體與上海楊浦、青浦區學校以及北京海淀區學校結對交流。同時,還與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和北京海淀區、朝陽區學校深度合作,常態化、序列化參加教育部全國基地教育教學研修活動。 與“走出去”開眼界同步,優秀的教育資源也正“走進來”“擴開來”。僅2024年,三元區教師赴上海跟崗學習7批次45人,上海教師來三元4批次25人,專家來三元5批次13人,學生線上活動7批次856人,學生研學3批次246人。 借力與上海楊浦區、青浦區的合作,三元區大力實施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建立骨干教師人才庫,并在區域內全面實施新教育十大行動。為著眼構建區域教育高端人才的培養,三元區積極參與楊浦區“登峰計劃”,推動區域教育領軍人才涌動發展。同時,區教育部門與華東師大、楊浦區教師進修學院、福建師范大學、閩南師大、集美大學、福建教育學院、三明學院等開展合作,為三元教師分層分類培養培訓提供高層次資源。
三明八中浦元樓 目前,三元區成立40個名師名校長工作室,培養名師工作室骨干成員398名,研修成員455名,實現區級以上名師工作室學科全覆蓋。同時,還培養省市級名師名校長、學科帶頭人152名,區級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722名。 在對口合作拓展教育視野的同時,數字化為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通道。 三元區整合區域信息化資源,建立區教育大數據中心,全力推進“DPS現代教育雙航線建設”,積極探索“數據+平臺+場景”的教育資源建設、應用平臺開發和實景應用探索,實現“三元教育城域網”萬兆光纜接入“校校通”和“班班通”。 2021年,三元區“互聯網+教育”應用經驗獲評全國典型案例(全省唯一),并參加全國第四屆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展。 改革重構教育“新生態” 如何為學生提供更具個性、更富特色、更高質量的教育?這是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無法回避的問題,也是事關教育生態重構的系統性問題。 “優質”“均衡”——改革的關鍵錨點早已明確。 公平教育,從陽光做起。 三元區在全市率先實施小學新生積分制入學招生改革,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100%到公辦學校就讀。近年來,達到小學學齡人口、初中適齡人口、“三類殘疾”兒童入學率、隨遷子女公辦校就讀率4個100%。 謝女士一家常年租住在列東街道崇桂新村。盡管在三明沒有購房,但是憑借著陽光積分入學政策,她的大兒子順利被崇和實驗小學錄取。等到二孩上小學時,謝女士一家又擔心了,萬一因為自己沒有購房,積分比別人低,弟弟沒辦法和哥哥同??稍趺崔k? “長幼隨學”。三元區教育局再次應民生所需,推出這一改革政策,讓像謝女士這樣的外來務工人員,順利解決了家中多孩入學難題。 破解校際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三元區在深化三明總校制辦學改革的基礎上,還推出“雙雁陣、雙航線”優質均衡發展改革項目。在總校制的基礎上,以名優學校為龍頭、以總分校為基礎,打造3個教育集團,建立包含龍頭校、優質校、薄弱校、新建校、農郊校等5種類型學校的12個組團雁陣。 2023年4月6日,三元區首個小學教育集團授牌儀式在滬明小學隆重舉行。當年年初,經市教育局考核并同意,三元區滬明小學退出總校制辦學,標志著這所年輕的學校,僅用3年,就實現了由“薄變優”、由“弱變強”的目標,迅速成長為具有帶動能力的龍頭校。 邁入優質均衡階段,教育事業鎖定“高質量發展”目標,重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育人為本,全面推進“五育”并舉,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組團校校際聯動交流研討活動 成如容易卻艱辛,三元始終在以更大的力度攻堅克難。 2023年,三元區入選福建省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以“京元”和“浦元”雙軌合作為新引擎,加快推進教育綜合改革。 一項項成績肯定著背后的努力:科學家精神進校園工作案例得到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秘書局的高度認可,獲評優秀案例;校外培訓機構治理經驗入選福建省公布推廣第五批落實的“雙減”工作典型案例,分別在省、市工作推進會上作經驗分享;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工作經驗與學生評價改革案例分別在全市教育大會、全市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推進會上推廣;2023年以來,獲省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5項、市級基礎教育改革成果獎11項,15個綜改案例獲三明市教育局2023年“一縣一特色”教育改革品牌和培育改革試點校優秀案例獎…… 依托“三正三有”文明樹人教育行動,三元區全力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創新實驗區”創建,24所學校被評為市級“書香墨香校園”特色學校。其中,三元區第二實驗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2023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書香校園,34所中小學通過市“未成年人零犯罪學校驗收”,市級以上文明校園占比超過90%。 “三園”(校園、田園、家園)模式勞動實踐成為全市推廣案例;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教育示范基地;推進體育美育評價改革及藝體教育“一校一品一特色”項目建設,2022年全省“以美育人”現場會在三元區召開。2023年,三元區還承辦了海峽兩岸基礎教育論壇,創新教育實踐經驗得到充分肯定。
三明八中學生進行無人機操作訓練 連續3年,三元區在國家及省質量監測中,所有學科學業水平均大幅超過省均值,校際差異系數均低于0.15,位居全省前列,獲得“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優秀組織單位”稱號。 學生的成長,不僅僅體現在成績單上。2024年,三元區學子在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省中學生定向越野錦標賽、省青少年國際跳棋錦標賽、省青少年足球聯賽中獲團體獎項8個、個人獎牌18塊,并在市第九屆中小學生藝術節現場展演中獲得58個獎項,選送節目數量和獲獎節目占比高達82.9%,居全市首位,并榮獲“全國第七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優秀組織獎”。
三明十中學生參加市中小學生藝術展演 更深層次的變化,發生在校園之外。 “教育的本質是影響,家長首先要栽培自己,然后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堅定地站在他們身后給予支持?!焙茈y想象,說這話的陳佳琳,曾經因為兒子考98分就情緒失控。這樣的轉變,得益于三元區構建“12345”家庭教育工作長效機制,也折射出家校社協同育人的積極成效。2024年,三元區入選福建省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實驗區。 “公平而有質量是新時代賦予教育的新使命?!编噾c忠說,確保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三元區正努力讓教育惠民陽光傳遞更多民生溫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