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進入工作周的后半段了,我們繼續聊聊健康管理。前面系列文章已經提到,“醫學3.0”通過預防而非治療,可以讓我們活得更久,活得更好。參見:再談“醫學3.0”:讓我們通過預防,活得更久,活得更好。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前面也說過,通過研究百歲老人,我們想知道他們是如何完成這一“壯舉”的。通過上次的這篇文章:“破解百歲老人的長壽密碼,對我們健康管理有什么意義?”,我們已經知道了從百歲老人基因中發現的關于長壽的洞見。那就是:現代研究已經通過分析百歲老人的長壽基因,揭示了在細胞層面上的秘密,即通過代謝的改善,人們是可以實現在疾病開始之前就減緩或阻止它們發生。這就是百歲老人的長壽密碼。 那到底為什么代謝綜合征會帶來慢性病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繼續討論的話題。 一、新陳代謝就是生命的根本 前面說過:著名物理學家薛定諤在其著名的著作《生命是什么》中,曾經說過一句名言:“生命以負熵為生”。這是薛定諤從熱力學角度闡釋生命現象,認為生命體通過從環境中汲取“負熵”(即有序能量)來對抗熵增,維持自身的有序狀態。隨著熵增,我們的器官和血管在老化,我們的細胞活力在下降,我們的生命在流逝。 如果把生命想象成一團火焰,你需要持續地輸入能量,并能夠讓能量充分燃燒,排除廢物,才能夠維持這團火焰的正常狀態。如果把自己的身體想象成一架機器,這臺機器需要能量和燃料,并能夠定期清理產生的廢物,以及不斷地潤滑和維護——即便這樣,最終也可能因為損耗而不堪使用。 以上說明的,就是新陳代謝的重要性——是的,我們健康出現問題,除了那些急性的疾病,那些慢性病,基本都是因為新陳代謝造成的。現在有個詞,叫“代謝綜合癥”。 為什么沒聽說原始人有什么慢性病呢?為什么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中國人得糖尿病的很少呢? 最簡單的解釋可能是,我們的新陳代謝,由于已經進化了幾千年,不太具備應對只是在20世紀左右才出現的超現代飲食的能力。進化不再是我們的朋友,因為我們的環境變化比我們的基因組變化要快得多。 二、代謝是所有問題的起點 阿提亞在《超越百歲》里提到,這個道理是,代謝的問題,是其他問題的起點。是代謝的問題影響了心血管系統和免疫系統,然后才會發生身體各種小毛病,繼續發展下去就是慢性病,然后就是各種更嚴重的疾病。 阿提亞說現在導致大多數人死亡的根本原因是四種慢性疾病 —— 心臟病、癌癥、神經退行性疾病和2型糖尿病 —— 就是“四騎士”慢性疾病。而這四種病在很大程度上都與代謝健康有關,簡單說就是飲食和生活方式不合理。 阿提亞的《超預期壽命》一書中講過一種情況。因為體內脂肪過多造成阻礙,胰島素不能把葡萄糖足量地送給肌肉細胞,肌肉細胞就處于能量缺乏的狀態。這是一個聽起來具有諷刺意味的局面:因為你營養過剩,所以你的細胞能量不足……還有別的機制,米恩斯在《好能量》這本書里統稱為"壞能量"。 簡單說就是由于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不健康,米恩斯說的所謂“好能量”不能被及時送達細胞,讓細胞長期處于能量缺乏或者說代謝失衡的狀態。 三、代謝失衡帶來慢性炎癥,慢性炎癥帶來更多疾病 而慢性炎癥,則是從細胞層面出了全局性的問題。 成年人臉上和脖子上的痤瘡往往是炎癥和血糖失衡的跡象。 萬維鋼老師總結說: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細胞感到能量不足,就會發出求救信號。免疫細胞收到信號就會過來,到處噴灑炎癥因子試圖搶救……可是這一次,因為是全局性的現象,比如脂肪太多擋著胰島素進不去,免疫細胞也無能為力。 可是它們仍然在兢兢業業地噴灑炎癥因子,它們被處于長期激活的狀態。于是就是慢性炎癥。 慢性炎癥會帶來很多其他疾病。 比如抑郁癥,有時候就跟炎癥有關。大腦僅占身體重量的2%,卻需要消耗身體總能量的20%,所以大腦對細胞能量不足非常敏感。炎癥和氧化應激讓腦細胞能量不足,于是就可能導致抑郁癥、阿爾茨海默癥和兒童的ADHD。阿爾茨海默癥還跟胰島素抵抗有關,現在被有些人稱為3型糖尿病。 萬維鋼老師說,你可能想不到,腸易激綜合征也跟抑郁癥有關系。這是因為消化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之間有個「腦腸軸」,腸道微生物群直接影響神經遞質,而神經遞質控制思想和情感……以至于總拉肚子的人容易抑郁。有的醫生會用治療抑郁癥的藥物治療腸易激綜合征。 關節炎很大程度上是慢性炎癥導致的,因為炎癥損害了關節組織。當然體重也很重要,因為據說體重每增加1磅,膝關節承受的負荷會增加4磅。 四、代謝失衡還帶來胰島素抵抗和各種其他疾病 除了炎癥,代謝問題還導致氧化應激胰島素抵抗 —— 也就是因為胰島素送能量的效率變低,人體不得不制造更多的胰島素,導致胰島素水平過高,等問題。這些問題才是各種慢性病的根本原因。 其實各種慢性疼痛都跟炎癥、胰島素抵抗和氧化應激有關,偏頭痛、聽力損失也是如此。 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機理能說明為什么代謝問題會導致像風濕性關節炎、狼瘡、銀屑病、炎癥性腸病和多發性硬化癥這些「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但是有足夠的文獻證明它們有強烈相關性。 醫學界有個現象叫做「共病(comorbidities)」,意思是有的病經常共同出現。高血壓患者通常也有2型糖尿病,而肥胖癥患者往往伴有抑郁癥,女性不孕癥患者往往有2型糖尿病……每個醫生都知道這些,他們會囑咐患者做相關的檢查。 但是他們各治各的,并不會給你來一次會診,說你實際上是細胞功能失調。 那些病并不是隨機發生的,也不是遺傳因素導致的 —— 所有那些癥狀都是細胞功能失調的結果。 結語 米恩斯認為,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代謝功能障礙是細胞功能失調的關鍵原因。 我認為:這句話對中國人同樣適用。 萬維鋼老師總結道:不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導致代謝功能障礙,代謝功能障礙導致細胞功能失調。細胞功能失調的初期表現是一些小麻煩:疲勞、失眠、痤瘡、痛風、關節炎、抑郁、不孕癥等等。然后就是2型糖尿病之類的慢性病,然后就是中風和心臟病。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感到容易疲勞,身體動不動就這里發炎那里發炎的時候,他其實已經走在通往更嚴重問題的路上。今天的輕微癥狀是預警信號。 在這個過程中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都是臨時緩解,我們必須解決根本的問題才行。 好消息是改善代謝功能并沒有那么難,甚至可以說是最省錢的醫療方法。 而壞消息是目前的醫療系統并不是為了幫你調理身體而設計的……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需要“醫學3.0”。 后續我們會討論一下代謝問題導致慢性病的機制,這對我們如何預防代謝問題的發生很有幫助。另外——居然還真的有長壽物質的存在。放心,我不是要賣保健品。 (以上內容參考了彼得.阿提亞《超越百歲》、米塞斯《好能量》、萬維鋼老師得到課程等內容,且完全由小編撰寫,非AI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