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來了信用修復‘幫幫團’,我們恢復了‘清白’,不用再背負信用瑕疵了!”近日,三元區一家物流公司負責人林某拿著剛辦好的信用修復材料,言語間滿是激動。此前,公司因管理疏忽產生的行政處罰信息在“信用中國”平臺公示。問題雖已整改,卻讓企業在后續的招投標和融資中處處碰壁。 如今,在三元區交通運輸局和發改局聯合組建的服務專班現場指導下,林某收集上傳相關材料并修復信用,終于解決了信用“瑕疵”。 針對企業在信用修復中普遍反映的票據丟失、異地處罰機關聯系難、流程不清等痛點堵點,三元區交通運輸局聯合區發改局積極響應“我為企業解難題”號召,變被動受理為主動上門。工作人員深入193家企業現場辦公,對失信信息“把脈問診”,精準解讀《福建省交通運輸信用管理辦法》。當企業遇到票據丟失時,工作人員積極調取佐證材料。面對異地修復難題,專班主動協調聯絡。
截至目前,全區已幫扶185家企業高效修復85條失信信息,有效掃清了企業發展障礙。 有效紓解企業“急難愁盼”,破解企業發展瓶頸,在開展“我為企業解難題”工作的過程中,三元區通過“主動敲門”,將政策宣講的“大水漫灌”轉為精準對接的“滴灌滲透”,以優化營商環境為抓手,打出全方位的“組合拳”,打通服務企業的“最后一公里”,將“我為企業解難題”落到實處、推向深處。 綠色轉型、效能引領,是交通運輸行業的新生態。著眼于推動產業綠色升級和長遠發展,區交通運輸局緊抓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補貼政策機遇,成立專項工作組,密集走訪運輸企業,通過發放宣傳材料、主動電聯企業,確保政策紅利應知盡知;建立聯合辦公機制,提供從政策咨詢、申請受理到材料核查的“一站式”服務。 截至目前,全區已累計淘汰更新老舊柴油貨車159輛,發放補助資金1409.8萬元,推動運輸裝備綠色轉型。 幫助企業開展老舊貨車更新補助工作,只是三元區多措并舉支持企業向新能源轉型的縮影。 去年,三明市通輝物流有限公司在車輛更新換代的過程中,公司面臨著政策、資金、車型選擇等多方面的難題,“我們有進一步發展的意愿,但不懂相關政策,不知應該從何下手。”在經理許金芳提出問題后,區交通運輸局收集整理全國、全省新能源重型卡車運營的成功案例進行政策宣傳,協調金融機構提供低息貸款支持,精準破解了企業在轉型過程中遇到的“政策關”和“資金關”。 許金芳說,交通運輸部門從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指導,讓公司明確了發展方向,更堅定了發展信心。 與此同時,三元區聚焦市場主體結構優化,著力推進交運輸規上企業培育和現代物流業擴量提質,努力破解企業“小散弱”問題這一發展難題。通過培育歸上企業,對轄區達到入規基本條件的貨運企業逐一梳理,采取實地調研、召開座談會、發放宣傳單等方式,精準指導貨運企業入統納規。 精準服務的“組合拳”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全區新增貨運企業13家,新增規上貨運企業2家,全區共有規上貨運企業16家,新增貨運車輛1087輛(總噸位13190.12噸),市場主體規模持續擴大,公路客貨運周轉量完成135075.39萬噸公里,同比增長3.8%,增幅排名全市第一,運輸指標保持穩步增長態勢。 不僅“扶上馬”,更是“送一程”。三元區通過推動交通運輸領域設備更新和市場主體結構優化升級,為企業輕裝上陣、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而可持續的新動能,護航企業在廣闊的市場浪潮中行穩致遠。 |



